第951章 崭露头角

车间的天窗外,春阳斜斜地淌进来,在水泥地上洇出一片亮斑。叶辰蹲在新组装的播种机旁,手里捏着扳手,正调整着传动齿轮的间隙。金属碰撞的轻响里,混着远处冲床的“哐当”声,像一首杂乱却充满劲的歌。

“叶师傅,这齿轮咬合还是有点松!”小郑举着游标卡尺跑过来,额头上渗着薄汗,“刚才试转的时候,振动值超了0.3个单位。”

叶辰直起身,袖子蹭了把额角,指尖沾着的机油在脸上划了道浅痕。他接过卡尺,俯身测量齿轮间距,目光专注得像在盯一块稀世的玉:“把垫片换成0.5毫米的,再试试。”

小郑刚跑开,老王扛着根钢管进来,金属管在地上拖出刺耳的声响。“叶小子,你要的无缝钢管弄来了,比你画的尺寸多了两公分,我让车床班车掉了。”他把钢管往地上一放,喘着气说,“刚才路过办公室,听见张科长在跟李书记念叨,说你这播种机要是成了,今年的先进就得给你了。”

叶辰手上的动作没停,嘴角却勾了勾:“先进不先进的不重要,能让机器顺顺当当下地,比啥都强。”他拧动螺母的力道很匀,每转半圈就停一下,用指尖敲敲齿轮,听那声响辨松紧——这是他从老师傅那学来的法子,机器的“脾气”,往往藏在细微的声响里。

正说着,车间门口传来脚步声,王主任领着个穿中山装的陌生人走进来,那人胸前别着“市农机研究所”的徽章。“叶辰,这位是赵研究员,专门来看看你的新机器。”王主任的声音里带着藏不住的得意。

叶辰擦了擦手迎上去,赵研究员已经蹲在播种机旁,手指在机架上敲了敲,又翻看了旁边的图纸。“这结构有点意思,”他指着变速箱的位置,“把链条传动改成齿轮组,减少了磨损,还省了维护功夫,是你想的?”

“跟老王他们琢磨着改的。”叶辰递过一杯晾好的茶水,“之前下乡看老乡用老播种机,总说链条容易卡泥,一坏就得停工,就想着能不能换成封闭式的齿轮箱。”

赵研究员点点头,让小郑启动机器。马达“嗡”地转起来,机身轻微震动,却比老式机型稳了不少。他掏出仪器测了测转速和振幅,又俯身看种子下落的均匀度,眼里渐渐露出赞许:“下落偏差控制在3%以内,比国标还严,振动值也合格。小伙子,有点东西啊。”

王主任在一旁笑得合不拢嘴:“我就说这小子行!熬了三个多月,图纸改了十七遍,光报废的零件就堆了半间屋。”

赵研究员直起身,拍了拍叶辰的肩膀:“市农机站下个月有个新技术交流会,我给你报个名,去讲讲这机器的改造思路?”

叶辰愣了愣,下意识想推辞,老王在旁边捅了他一下:“傻小子,这是好事!让全市的人都看看咱厂的能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