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勤王终章

他又带兵向北一路追击,此时的清军正在通过青山口将虏获的大量物资、青壮源源不断地向关外运输,因此大量人员物资在青山口关内附近滞留,等待运出去。在孙传庭不停的催促下,大军终于追到了青山口,此时还有少部分物资正在向关外转移。孙传庭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若没有斩首功劳,恐怕事后崇祯皇帝定会翻自己曾抗命不来勤王的旧账,项上人头恐将不保。

于是他强令各部进攻。左良玉、贺人龙知道清军的厉害,自持有侯洵这个后台,以兵马疲敝、兵员不整为借口推脱。孙传庭三令五申,他们只是诉苦,就是不出兵。

而胡翠莲没后台,所有钱粮又都被孙传庭这个总督拿捏得死死的,无奈之下只得出兵。本来她寻思着,自己这支大军出身于李明嫡系,李明在关外也曾数败清兵,自己手下的一万多大军纵使如今没了大规模的新式枪炮助阵,但能打的老底子还是有一千多的,怎么也能和清军过两招了。而且孙传庭也不指望她能取得大胜,只要能砍百八十个清军脑袋回来,他能在崇祯皇帝那里交差就行。

结果不出意料又是一场大败,胡翠莲手下那千余能打的老底子折损了三百多,这可都是她立身的本钱啊,痛得她是后悔不迭。而鞑子脑袋那是一颗也没能砍来。

最后孙传庭只能以此前斥候哨探敌情时,与清军哨探之间小规模骑战斩获的三颗满洲鞑子首级向朝廷报功,称在青山口附近追上了清军主力,三军用命,一番激战后大胜,斩获清军首级三百余,解救百姓三千余人。其实就是拿一路上死掉的百姓脑袋凑数,这些百姓的首级在军中巧手士兵的一番精心侍弄下,看上去与真的满洲鞑子几乎一模一样。

捷报传至京师,崇祯皇帝、满朝文武对此心中都有数,都能猜到这些脑袋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但此时崇祯皇帝和兵部尚书杨嗣昌都急需一场胜利,以安天下人心,所以只好捏着鼻子认了。

镜头转向李明这边。接到勤王诏令后,他与钱守庸、王铁牛迅速在南阳展开部署。李明麾下只带了纪伯箫这个团,约两千人。

李明分析局势后认为,清军劫掠已久,此刻大概率急于带着劫掠来的财富出关,发生大规模战斗的可能性较小。而且若调动更多的部队北上,后勤补给压力太大,钱粮耗费难以承受。权衡再三,他决定仅带纪伯箫这一个团北上勤王,行军速度也按常规保持在每日三十里左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一路之上,为解决钱粮问题,李明与钱守庸商议后,让侦察骑兵连和各营轮番扮作流寇模样,专挑那些高墙深垒的地主豪绅堡寨下手。河南中原之地本历来地主豪绅众多,且当时流寇肆虐,这些堡寨平时就囤积了大量财物粮食。李明他们觉得,若不加以取用,也会被其他流寇抢夺。就这样,他们每到一处,便挑选口碑最差的豪绅堡寨下手。手段也很是简单,大炮轰完步并冲,没有一个豪绅能顶得住一个回合的。其实李明也有自身的考虑,补充物资倒是次要的,主要还是为了锻炼部队的实战能力,毕竟长时间不打仗他也怕部队战斗力下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