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章 布料才是成本的关键

这个强仔,自然就是饭店老板两口子的儿子了。

按照徐德胜的说法,这小子是个人才。

脑子机灵好使,还敢打敢拼,手上攥着的生意不老少。

最为难得的是,强仔这小子还算讲信义,最起码挺爱惜自己的名声。

别看饭店老板那个精瘦的排骨样,人家也是正经有传承的武师。

也正是通过这种江湖上的关系,徐德胜最开始来广州的时候,就和这一家人搭上了关系。

找强仔自然是为了大批量的进货,这一点对方是有能力办到的。

“你们别以为,广货便宜,那些衣服裤子的全都是从海上过来的,狗屁!”

说起这个,徐德胜当初也有类似的误解。

毕竟从广州进货,运到北方城市倒卖,那些衣服鞋子蛤蟆镜之类的东西,利润真的丰厚无比。

以至于,让徐德胜最开始的时候和大部分人一样,以为这些玩意全都是直接从港澳用渔船拉回来的。

等到真正深入到这些事情里,又有强仔一家人的关系在,徐德胜才慢慢摸清楚了里头的来龙去脉。

首先,用渔船从海上拉东西回来,这玩意避免不了。

可渔船才多大点地方啊,船舱里又能装多少东西呢?

这帮渔民,都是紧着不占地方价值高的东西往回拉。

电子表、手表、计算器和家电,这些才是他们喜欢的东西。

也有大宗的尼龙布和香烟,这两样就需要一些够硬的关系了。

这种情况下,渔民不可能从海上运成衣回来的,不划算。

风险很高的。

“当初我就想岔了,我总琢磨着,那些水货都是船运回来的,可实际上,但凡是港货,全都从深圳那边的中英街直接进来的,全是正经商品!”

提起这个,徐德胜也是直挠头,想起了当初自己做贼一样询问港货价格是的糗事。

广州这边的衣服便宜,主要便宜在了布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