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好的条件,不上都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就和当初张红旗带着赵铁柱扫荡信托行、工艺品商店和硬木家具厂仓库,一是虎妞真喜欢那些老式家具,二则是,张红旗寻思,这些东西落到他们哥俩手里,最起码不会出海。
那些东西,工艺品商店不用提,本就是冲着赚外汇去的,虎妞在那收获的,可全都是不好运输的大件。
换句话说,但凡好运走的,全都卖了。
硬木家具厂也是一样的路数,人家厂领导已经在寻思,换成外汇的门路了。
最起码在张红旗的认知里,自己这些人是在做好事。
有了这些前置条件,秦婶和单楹秋就算是在煤市街这边常驻了。
乐意走街串巷收旧玩意的人,也在缓慢增多。
这些人都是吃过苦的,陷入过生活最艰难的环境,对于这个机会,格外的珍惜。
甚至连张红旗都没想到,这帮人在单楹秋的协调下,自发的形成了一系列的规矩。
怎么说呢,这帮人经过最初的几天之后,立马就明白这份看起来不那么有面子的工作,能够赚到多少钱!
而对于这些见识过自身所处环境中,已经接近最下层情形的知青们而言,面子之类的东西,真就不那么重要。
真要是放不下面子,他们也不会参与。
这么一来,张红旗的收购行动就变的更加隐秘和不为人知。
而收旧货队伍的扩大,自然也受到了一些限制,但总会慢慢壮大的。
毕竟相同境遇的亲朋好友,处在底层的人从来不缺。
相应的,这些人收旧货的范围,也在逐步扩大。
总得来说,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大家都有钱赚。
在最开始的那个月,张红旗特意统计了一下子。
收回来的东西,秦婶认可的真品,不管价值高低,占据了总数的六成多,不到七成。
而剩下的所谓的赝品,在张红旗看来,大都也是有价值的,毕竟特殊年代嘛。
反倒是,出乎意料的,一百二十件左右,能出一件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