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亲启:臣辛弃疾幸不辱命,已合李、鞠二位将军,于岳麓山下全歼王坤所部。此役斩获颇丰,降者数万,我军兵威已震慑江南。北玄三路伐南之策,至此已彻底破产。江南门户大开,北伐大计,指日可待。臣等枕戈待旦,静候钧命!”
辛弃疾将两封信仔细地用火漆封好,郑重地交给了早已等候在一旁的锦衣卫。
做完这一切,他才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浊气,脸上露出一丝如释重负的感慨。
“从料峭春寒,到如今这初夏将至,这两个月的仗,总算是……打完了。”
李嗣业扛着他那柄巨大的陌刀,走到帐内悬挂的舆图之前,看着那大片大片已经被南境的赤色龙旗所覆盖的区域,声音洪亮地接话道:“是啊!此战过后,北玄元气大伤,十年之内再无南下之力!日后殿下挥师北上,放眼天下,再无阻碍!”
鞠义没有说话,他只是默默地走到了李嗣业的身旁,看着那幅巨大的地图。
那双一直古井无波的眼睛里,也罕见地,闪过了一丝炽热的火焰。
……
就在北境战场血火纷飞,尘埃落定之时。
千里之外的南安城郊,却是一片春意盎然的祥和景象。
广阔的水田如同无数面被打磨得锃亮的明镜,倒映着湛蓝的天空和洁白的云朵。
成百上千的百姓,正卷着裤腿,赤着脚,站在清凉的泥水之中,弯着腰,将一株株嫩绿的秧苗,整齐地插入田中。
他们脸上,洋溢着一种发自内心的、对丰收的期盼和对生活的满足。
田埂之上,孩童们在追逐嬉戏,发出一阵阵清脆的笑声,与田间农人那高亢嘹亮的号子声,交织成了一曲最动人的田园牧歌。
而在那片忙碌的田地中央,一个身着月白色常服的身影,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正是苏寒。
他没有穿象征着权力的王袍,裤腿同样高高地卷起,赤着脚,与周围的百姓一般无二地站在水田里。
手中捏着一把秧苗,正以一种极为娴熟的姿态,帮着身边的农人一同插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