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辩经

小道参上 村口一只兔 2170 字 1个月前

正阳与沈墨混在人群中,缓步而上。正阳已将自身修为完美收敛,仅流露出先天修士的波动,沈墨则更是一派文弱书生模样。

龙浩然缩小了身躯,藏在正阳袖中,只露出一双警惕的竖瞳打量着四周,神念不断向正阳传递着不满的嘀咕:“吵死了!这些凡人念经念得老子头昏脑涨!”

正阳的目光始终落在那尊高耸的八丈石佛之上。它被修缮一新,周身似乎还镀上了一层薄薄的金粉,在阳光下反射着刺目的光芒。无数信徒在它脚下跪拜磕头,神情狂热而虔诚。

然而在正阳的神识感知中,这石佛依旧是一片空无,没有灵力流转,没有阵法痕迹,没有残魂执念,甚至连山石本身应有的地脉灵气都似乎被某种力量隔绝或吸收了,只剩下一种深不见底的、冰冷的“寂灭”。这种绝对的“空”,在这种环境下,反而显得无比诡异。

他尝试将一丝极其微弱的混沌神识,如同蛛丝般缓缓探向石佛基座,试图融入那片“空无”,窥探其本质。

就在这时,一个温和的声音响起:“阿弥陀佛,贫僧法号慧明。两位施主,面生得很,可是远道而来礼佛?”

一名身着锦斓袈裟,眼神精亮的中年僧人不知何时已来到他们面前。此人气息沉凝,赫然是一位结丹中期的修士,正是这金光寺的监院。

正阳收回神识,拱手道:“游学路过,听闻大伾山佛光显圣,特来一观盛景。”

慧明目光在正阳和沈墨身上扫过,尤其在沈墨背负的书箱上停留片刻,脸上笑容更盛,却带着一丝审视:“原来如此。看这位老先生一身儒雅之气,必是饱学之士。我佛慈悲,普度众生,最喜与有识之士探讨佛法真谛。今日恰逢法会间隙,贫僧忝为本寺监院,不知可否请二位至禅房奉茶一叙?”

他语气看似邀请,实则试探。两个“先天境”的修士和儒生,在他这结丹修士眼中,与寻常香客并无太大区别,但沈墨的儒生身份让他产生了一丝点拨乃至降服的兴趣,这亦是如今佛门扩张时常用的弘法手段。

正阳眉头微蹙,正欲婉拒,沈默却微微点头:“监院大师相邀,敢不从命。”

禅房清幽,檀香袅袅。小沙弥奉上清茶后躬身退下。

沈墨上前一步,拱手行礼道:“在下东林镇儒生沈墨,游学途经宝刹,见佛法昌盛,心有所感,特来拜会主持大师,欲请教些佛理儒经之异同,以求解惑明心,望大师不吝赐教。”

慧明笑道:“善哉,沈施主有此向学之心,实乃难得。我佛门广大,慈悲为怀,最喜与人解惑。施主有何疑问,但讲无妨。”

沈墨正襟危坐,缓缓开口道:“大师,晚生近日研读佛典,常见‘三世因果,循环报应’之说。言众生过去造因,现在受果;现在造因,未来受果。此说精微奥妙,足以解释世间诸多不平事,令人心生敬畏。然,晚生有一惑久萦于心,还望大师指点。”

“施主请讲。”慧明笑容不变,眼中精光微闪,似已准备好一番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