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5章 全球第一!

第七条:打造专属BGM。

司雨将亲手出手,打造一首瑞星咖啡专属BGM,和西红柿小说的“甜蜜蜜”一样。

第八条:构建自由供应链体系,深化供应链垂直整合。

计划斥资5亿元,在彩南,打造自己的咖啡园产地,实现标准化、精细化的咖啡生豆处理能力。

再斥资10亿元,在夏门或湖城,打造咖啡烘焙工厂。

计划年烘焙产能 2.5 万吨,年处理生豆能力最高超过5 万吨。

看到这一条,陆贞心里忍不住重重一颤:好大的手笔!

原以为建网红旗舰店、聘请代言人手笔已经够大了。

和建咖啡园、烘焙工厂比起来,则如同小巫见大巫。

花十几亿,完成从生产端到供应端的全链条自主化布局,形成完整的供应链闭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从而在效率、品质、成本等方面,形成极大竞争优势。

等工厂建成后,将对其他品牌形成降维打击,包括星巴克。

他家的成本,要高出瑞幸好多倍。

这才是做事业,稳打稳扎,而不是挖空心思走捷径......陆贞一阵恍惚:

前面几点暂且不谈,如果自己也和司雨一样,深挖供应链,打造自有工厂。

根本不用搞什么财务造假手段,就实打实做事业,一路平推,也能一统咖啡江湖。

极度后悔的情绪塞满了陆贞心胸。

瑞星咖啡,出道即巅峰,却被自己玩坏了,被司雨摘了桃子。

好不容易把姑娘养到如花似玉,却委身他人。

陆贞心如刀割的时候,姚鹏心里早已翻江倒海,佩服到五体投地。

盛名之下无虚士啊......

第九条,产品研发。

聚焦 “咖啡 +”口味, 融合创新,深挖茶咖、果咖、奶咖等跨界赛道。

紧盯年轻群体口味偏好,强化季节限定、地域特色风味开发,兼顾性价比与健康属性。

加大低糖、低卡方向的新品研发。

建立爆款孵化机制,通过小批量试销快速迭代,借势社交媒体打造话题性单品。

形成 “单品带系列” 的产品矩阵。

当下是2020年,咖啡的口味还比较传统。

没有开发出后来深受年轻人喜欢的茶咖、果咖等新口味。

最关键的是:核弹产品“生椰拿铁”还没研发出来。

这款产品,将于2021 年上市。

上市后销量惊人,深受消费者喜爱。

上市 8 个月,就为瑞星贡献了 12.6 亿元收入,最高单日销量突破 42 万杯。

到 2022 年 ,单品销量突破 1 亿杯。在两周年之际,销量突破 3 亿杯。

生椰拿铁是瑞幸咖啡的王牌产品,和首个百亿级大单品——百亿级!

比八王茶姬的超级单品大爆款“伯牙绝弦”还牛逼。

它不仅成就了瑞幸神话般的销量,甚至改变了华国咖啡市场的进程。

直接让瑞星在 2021 年反超星巴克,成为华国最大的连锁咖啡品牌。

司雨要让它提前上市,早日反超星巴克。

助力瑞星咖啡尽早重返纳斯达克。

有这九点指导意见,重返110亿美刀市值,应该不在话下。

看见他俩把资料看完了,司雨淡淡说道:

“我和八王茶姬的张总,在泰国和经销商见面时,喝过当地一款特色咖啡。”

“做法很简单,用厚椰乳加浓缩咖啡加冰块,加点炼乳提味。”

“咖啡的醇厚与椰乳的清甜顺滑交织,保留咖香又自带清爽感,我和张总都赞不绝口。”

“你们尽快让研发部把这款咖啡开发出来,早日上市。”

司雨随便找个借口,告知生椰拿铁的做法。

就这么简单,简单到难以相信。

浓缩咖啡液+厚椰乳+冰块,OJBK——炼乳可加可不加。

司雨经常自己制作生椰拿铁:

用菲诺厚椰乳,配网上买的小盒咖啡液,按自己喜好灵活加入一点牛奶。

轻松搞定,方便快捷,口感棒棒哒。

陆贞忙不迭点头道:“好的,我马上安排研发部做出来。”

“这玩意肯定卖得好,”司雨甩给两人一根烟,问:“看完了吧?有什么想法?”

陆贞由衷赞道:

“起初不理解您为何买瑞星咖啡,现在才发现,您对这个行业理解的太透了。”

“母公司的营销资源,加上您这些犀利独特的营销思路,瑞星以后必然脱胎换骨,对对手形成降维打击。”

这句话不是奉承,实打实的心里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