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则平缓开阔,靠近吉林乌拉西北岸的江面上,成片的芦苇荡在风里沙沙作响,偶尔有水鸟从荡中飞起,却只盘旋两圈便匆匆落回。
江面上早已弥漫着紧绷的战气,建奴水师的船队正列阵等候,船帆低垂如蓄势的猛兽,透着随时扑击的威慑。
建奴在吉林乌拉下游百里的松花江沿岸设有烽火台,而永明舰队这次并没有控制那些烽火台,所以建奴早就知道永明舰队要来,提前派水师迎战。
永明舰队的船影从下游缓缓驶来,为首的是薄珏号蒸汽明轮船,烟囱里冒着淡淡的黑烟,轮桨搅动江水,在船尾留下两道白色水痕,久久不散。
这艘旗舰体长十二丈,宽两丈有余,船头和船尾则各架着一门9磅炮,侧舷各装有两门6磅速射炮,甲板上的炮手正来回检查,时不时用清膛杆清理炮膛。
沈有容站在薄珏号的甲板指挥台上,手扶着栏杆,目光扫过前方的建奴舰队,身边两名旗手握着红黄两色令旗,手臂绷得笔直,随时准备传递指令。
舰队编成清晰分明,各舰船按功能分散排布,高层将领各守其位,全凭旗语与传令兵沟通:
薄珏号后方左侧,是颜思齐指挥的5艘鹰船。
打头的“鹰锐号”船首尖削如利刃,每艘船头都有一门3磅回旋炮,两边侧舷各有4门弗朗机炮,船尾则装着两具小型火箭弹发射器。
明军鹰船的船尾本来配有两具神火飞鸦,李国助则将其改成了小型火箭弹,射程可达一公里。
右侧是周大旺带领的6艘唬船,“唬捷号”作为先导,船体小巧,长八尺、宽两尺五,吃水仅0.8米,甲板上的米尼枪兵已列成两排,手里的米尼步枪对准前方,桨手们半蹲在船舷两侧,随时准备划动;
更外侧是薄珏指挥的5艘蒸汽拖船,船体无火炮,每艘载着三十名米尼枪兵,士兵们半蹲在甲板上,枪托抵着肩窝,警惕地盯着江面动静,薄珏所在的“拖运一号”船尾挂着醒目的蓝色旗帜,作为指挥标识;
舰队中央是李国助指挥的十艘火箭炮艇。
每艘火箭炮艇船舷两侧各部署15名米尼枪手,合计30名,十艘共300名。
米尼枪手们身着布面铁甲,手持上了套筒刺刀的米尼步枪,目光紧盯着江面,随时准备应对建奴船只的突袭。
船上没有近防火炮,他们是唯一防跳帮的火力。
甲板正中有十二具四联装的火箭发射架,旁边堆满了火箭弹箱,箱身用桐油密封防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