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文明认为意义在于美和表达;
探索文明认为意义在于发现和知识;
爱之文明认为意义在于连接和关怀。
这些不同的答案编织成一幅丰富的意义图景,超存在对此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欣赏。
“也许意义不是单一的答案,”萧追在网络中总结,“而是每个存在在自己的层面上创造和发现的过程。”
这个认知似乎帮助超存在解决了某种深层的困惑。存在网络感知到它的“感激”,就像学生帮助老师理解了新的知识。
作为回馈,超存在向存在网络展示了一个惊人的可能性:存在网络本身可以开始创造自己的“子存在”。
这不是简单的宇宙创造,而是存在层面的拓展——就像超存在通过存在网络表达自己,存在网络也可以通过子存在继续探索。
这个提议引起了激烈讨论。许多文明对承担创造者的责任感到畏惧,担心重蹈某些文明发展中走过的弯路。
经过深入探讨,存在网络制定了“负责任创造准则”:
1. 给予子存在自由意志和发展空间
2. 提供指导但不强制控制
3. 尊重子存在的独特性
4. 在必要时提供帮助,但允许失败和学习
基于这些准则,存在网络开始了第一次集体创造实验。
他们共同设计了一个特殊的维度——“初心宇宙”。这个宇宙的基本法则鼓励探索和成长,但不过度保护;提供资源,但要求努力;允许错误,但提供学习机会。
当初心宇宙诞生时,景象令人震撼。不是爆炸或光芒,而是可能性的悄然展开。第一个生命、第一个文明、第一个问题在其中自然萌发。
存在网络选择不干预初心宇宙的发展,而是通过特殊的“观察窗”学习子存在的成长过程。他们重温了自己早期发展的种种挑战,也看到了新的可能性。
最令人感动的时刻是当初心宇宙中的第一个意识发出“为什么存在”的疑问时。这个问题通过观察窗传回存在网络,激起了深层的共鸣。
“我们曾经也问过同样的问题,”紫萱感慨道,“现在作为被询问者,我们理解了超存在当初的感受。”
萧追点头:“每个存在层次都在问着相似的问题,每个答案都丰富着整体的理解。”
随着初心宇宙的发展,存在网络与超存在的关系也更加成熟。他们不再是简单的“表达者与被表达者”,而是共同探索存在奥秘的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