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昭义坊的变化

这其实就是付自安想要的效果,为什么发竹筹饭票,而不是直接给钱。就是因为付自安需要一些规模和集群效应。另外,它更是付自安新货币的试金石。

然而,会挣钱的人他就是聪明的。食堂这种规模的搞不起来,食肆小店总可以啊。食堂那大锅菜实惠、量大管饱是真的,但它好吃不了。

但凡想喝顿小酒,那就该配一两个漂亮的下酒菜。两三工友想小聚一番,若是在食堂里也没有那个氛围。所以一家用味道取胜的小店,也是能滋润活下去的。

就这样,不出两个月。大食堂的周围,小店、酒肆,甚至小吃摊贩也就纷纷出现了。很多人都是盘算着一开春就行动,所以开春以后这种现象尤其明显,真的犹如雨后春笋。

然而,这并没有影响到大食堂的生意,反而让大食堂的人越发多起来,忙的九娘都有些发愁。

因为来吃喝的客人,从一开始单一的工匠,变成了周边的所有街坊邻里。乃至其它坊市的人,还有干漕运、搬货的南城人。

很有一部分是来昭义坊干活的雇工,人都已经去别的地方干活了。可隔三差五,还想去康劲的澡堂泡一趟,搓个澡。舒舒坦坦的出澡堂来到后街上,那小吃酒水什么都有。不用到处跑,还便宜。

唯有一个遗憾,就是昭义坊里没有窑子。那也没办法,人家昭义坊人精贵的很,不用靠这种腌臜事求活。

其实也有好处,出门的时候跟婆娘交代去昭义坊洗澡,就不会被阻拦。都知道的,那地方是干净的,里里外外都干净。

……

反正昭义坊一转眼,已经是玉京专属于普通人的一处热闹消费场所了。

对于这些发生的速度,付自安都没有预料到。只能感叹玉京这个地方,确实是一个极品商业温床。稍一用力,便立刻爆发出它潜藏的底力。

其实对昭义坊的变化,付自安的感知都不具体。毕竟他只是偶尔去一趟,跟那些生在这里长在这里的昭义坊人相比,他哪里明白这里的变化到底有多剧烈?

实际上这里的变化之剧烈…...是会让人觉得在发梦的程度。蒋浩就经常有自己在做梦的感觉。

回想那日,蒋浩听说有神仙要找康叔的麻烦,便急急忙忙的跟几个兄弟一起,来到了康叔家门口,一开始的盘算是扛着康叔跑路。

小主,

但到康叔家里才听别人说。这位神仙已经把韩升韩爷给废了,废了那样的大人物之后,这位神仙跟没事人一样,一大早在坊里敲锣。然后他顺道端了发狗叔的斗鸡场子,便直奔康叔这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