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的来历是至高机密,无论是他这样优中选优挑选出来的飞行员,还是参与机降作战的陆战队员,都被禁止询问相关内容,只知道它在那些内部资料上被称为“海鹰K”型,而如此保密的原因不必多说,“海鹰”上那些繁杂的电气设备、先进辅助装备与澎湃的动力无一处不体现出它的不凡。

SH60K

上方100米处是五架“空中炮艇”,航速大约200千米每小时,呈箭头状的雁形编队将下方的“海鹰”护住。

两种造型、动力与原理截然不同的飞行器组成同一支编队,看上去十分不协调,它们所各自担负的任务自然也不一样。

“海鹰”的运载量只有一个精锐步兵班,而常驻皇宫内的禁卫军接近2000人,一个班想在一个团的包围下全身而退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权衡之下出动了5架“空中炮艇”提供火力掩护,这些空中炮艇可以逆风起飞,但无法在航母上降落,在任务结束后,它将直接南下降落在沧西的简易机场上。

此次任务,海鹰没有挂载任何武器,还拆除了用于搜索潜艇的声呐设备,机身两侧吊挂的不是枪炮火箭而是两个容量为454升的副油箱,而如果算上机舱内的辅助油箱,此时,整架飞机的载油量已经达到2.5吨,足以支撑直升机滞空5.5小时.......

但即使这样极限提升续航能力,留给任务的时间也依然捉襟见肘。

从这里到达晋阳皇宫,单程就需要花费2小时,‘蜻蜓’小队进入掩蔽所搜查的过程中这架海鹰需要悬停使用机鼻上的红外搜索设备进行侦查预警,任务时间无疑会进一步缩减,这确实是一件难以完成的任务。

借助头盔上的双目夜视仪,王北川可以清楚地看见漂浮于天际的云朵与“信天翁”座舱内的航行灯光,甚至还能够看清运输机飞行员的脸,但这些视距内的信息还不足以确保机队不被偶然出现的敌舰发现......

“启动对海搜索雷达,探测与跟踪模式调节为远距自动,显示坐标系,滤波设定为自动。”

“雷达开启,工况良好!”

后舱操作员的声音通过耳机灌入王北山的脑袋,令他安心不少,这是“海鹰”的一项独门绝技:探测范围在240千米以上的超级雷达————比起已经装舰的那些型号先进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