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鹤图站在舰桥左侧的平台上,借助由天穹之上缓缓落下的照明弹的光芒眺望着远处在波峰浪尖上跳动的模糊黑影。
相比于呆在那些船坚炮利的主力舰上用仪器和设备精密计算在万米外一击制胜,柳鹤图还是更偏爱在巡洋舰享受枪炮齐鸣的金鼓喧阗与近距离搏杀时飙升的肾上腺素。
在他的脚下,几座放平的双联装40毫米机关炮在探照灯指引下对着海面疯狂咆哮,插遍全舰各处的20毫米机关炮正扬着一条条火鞭,密集的弹雨将海面抽打至沸腾。
“右满舵!”
“满舵右!”
不得不承认,面对的这支鱼雷艇部队的确是精锐,柳鹤图目光所及,没有任何一艘鱼雷艇选择逃离,即使负责掩护的驱逐舰部队全灭,余部也依然坚持发起近乎自杀式的攻击,至少有5艘以上的高速攻击艇像海豚一样左冲右突,想最后再咬上敌人一口。
对于出口鱼雷艇和配套鱼雷的性能,共和国海军的所有战舰指挥官都十分了解,这些40节以上的高速小型目标在黑夜中是难缠的对手,如果让他们从容的组成攻击队形打出扇面攻击,确实没有几艘战舰能够逃脱猎杀,但攻击距离是个十足的短板,脱胎于44式二型的艇载鱼雷都是减燃料版本,全速航行只有大概2000米射程,那么应对方案就呼之欲出了————阻止他们重整队形、不让它们抵近!
“左舷前方!集中火力!”
曳光弹交织成的火网罩向“凌海”级巡洋舰的主炮与防空火力都能够进行统一射控,而她的40毫米机关炮座甚至配备了昂贵的三轴稳定器,即使急转也能够保持射击平台的稳定,有完备装填辅助设备的6英寸主炮在低仰角时居然可以达到5秒一发的爆发射速,这一套华丽的配置在反雷击——特别是反小艇这方面有着自己独到的优势。
刘朝龙向右猛打方向,险而又险地避开侧方的弹着水柱、吐出倒灌进嘴里的海水,艰难地扭头望向右座,然而一枚弹片已经插在了搭档的额头上。
一咬牙,刘朝龙再次调转艇身,尝试用风挡上的简易瞄准器将正在喷吐火舌的“凌海”套进瞄准圈,红色、绿色的曳光弹几乎是擦着他的头皮飞过.....15链!12链!10链......刚刚进入射程,左手还没摸到释放手柄,远处却再一次爆起橘红色的光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