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更何况区区一个陆军大将呢

“而且沪市的部队撤下来,原本在吴福线上驻守的人又会有什么选择呢?是继续驻守下去,还是抓紧时间撤离?”

“这么多不利条件聚集到了一起,大撤退变成大溃败,也就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了。”

刘能说这些话,其实还是收着说的,实际情况比他口中的更乱。

这场会战实际上并不是为了保卫国土而打的,而是为了让欧美各国看到国府的价值而打的,校长大人一直对国联介入调停抱有非常大的期望,以至于该打的时候打打停停,该撤的时候犹豫不决。

陈诚也没有对于撤退做好预案,没有布置好各支部队撤离的顺序,而是简单发布了一条撤退命令就自己跑路了,所以便造成了大撤退变成大溃败的情况。

此时的吴福线也没有做好接收溃兵的准备。

据国军98师294旅旅长方靖回忆:部队撤到国防线以后,发现找不到工事的配置图。而管理碉堡钥匙的保长早已逃走,部队进不了碉堡,这时小鬼子的炮弹已经打到身后。

另外吴福线的工事设置也不太合理,负责设计的参谋们当然不可能顶着大太阳去野外风吹日晒,所以就直接按照地图进行了设计工作,而施工方是没有权力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的,所以不合理之处比比皆是。

曾经在国军中担任过少将的黄德馨去视察过阵地,他事后回忆道:“平地上的工事多数是孤单单地突出于地面,未利用地形地物背景。在有坟堆和小高地的地方,没有尽量将工事配置在高地侧斜面或反斜面,而是建筑在高地附近的平地上。有的机枪工事建筑在山顶上,射孔很大,只求射界广阔,未虑及易被敌炮击毁的后果。也有的工事建筑位置较低,或因原有基础不固而下沉,势将影响火器的射程。机枪工事往往限于地形条件,不得不建筑在地面上,不够掩蔽……”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没办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绰号宁碰阎王、不碰老王,喜欢打仗和种地的国军高级将领王耀武也在报告中指出,在淳化附近之国防工事,均系距离甚远而目标显明之机关枪掩体。欲构成坚固而纵深之阵地,需工甚大。而担任外线作战之部队,输送力量薄弱,爆破器材及障碍物材料极感缺乏。虽经星夜赶筑,终以正面过宽,材料缺乏,阵地未能完成预期之坚固程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所以,这条倾注了国府高层重托的东方马奇诺防线,和西方的那条马奇诺防线一样没有起到什么作用,仅仅14天就被小鬼子突破,最终打到了国府首都,造成了那场震惊世界的大屠杀。

吴克仁沉默了一下,说道:“那你认为67军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