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无忌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自信而又坚定的微笑,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地说道:“朕已下定决心,亲自率领二十万英勇的将士,火速前往大同,给予北元那最后的残元势力以毁灭性的打击,让他们彻底消失在这片土地上!”
张无忌的话语刚落,御书房内却并未如预期般响起雷动的赞同之声,反而是一片出人意料的沉寂,空气似乎在这一刻凝固。
群臣的面容上,或惊讶,或忧虑,更多的是坚决的反对之意。
刘伯温轻轻捋了捋胡须,缓缓起身,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沉稳:“陛下,亲征之事,关乎社稷安危,万不可轻率决定。
北元虽为残元,但其铁骑之勇,不可小觑。
陛下身为万民之主,应以大局为重,坐镇中枢,调度四方,方能稳操胜券。
若陛下亲征,一旦有个闪失,大明将何去何从?”
李善长亦随之站起,他的声音虽不如刘伯温那般深沉,却同样饱含深情与忧虑:“陛下,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亲征之事,风险难测,非万不得已,不宜行之。
且朝中尚有许多政务需陛下裁决,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离不开陛下的坐镇。
臣恳请陛下三思。”
常遇春虽然心中同样渴望战场上的荣耀,但面对此情此景,也不得不收起心中的豪情,拱手劝道:“陛下,臣虽愿随陛下南征北战,但正如刘大人、李大人所言,陛下亲征,实非明智之举。
臣愿率军前往大同,定不负陛下所托,誓保边疆安宁。”
徐达的目光在张无忌脸上停留了片刻,那眼神中既有对君主的忠诚,也有对战友的关心:“陛下,臣等皆愿为陛下分忧,为大明尽忠。
亲征之事,确实太过冒险。
臣请陛下以大局为重,勿让臣等忧心。”
御书房内,群臣的反对之声,如同潮水般涌来,每一句话都饱含着对国家的忠诚与对君主的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