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章 滋味长流

林鸢传 乙骨懮太 1773 字 1个月前

在混合社区的“味觉实验室”,新的研究揭示了餐桌共生的深层机制:共同进食时,不同种族的“生命节律”(心跳、呼吸、能量波动)会自动同步,这种同步能激活细胞中的“共生基因”——一种在所有生命体内都存在的、促进合作的遗传片段。

实验数据显示,每周至少三次共餐的种族,其基因中“共生基因”的表达量是其他种族的3倍,这解释了为何经常一起吃饭的文明,更容易达成理解。

“我们的身体比大脑更早懂得‘在一起’的意义。”实验室的负责人展示着基因图谱,图中不同种族的共生基因序列几乎一致,“这说明宇宙从诞生起,就给了我们合作的密码,只是需要一张餐桌来激活。”

基于这一发现,他们开发出“基因食谱”,针对不同种族的基因特性,设计能增强共生基因表达的菜肴:给兽族的“协作烤肉”加入促进群体意识的草药,给影族的“因果汤”添加增强共情能力的孢子,这些食物吃下去,不仅能饱腹,更能在细胞层面种下“和谐”的种子。

“星桥号”的最新任务,是将这些“基因食谱”送往“孤立星群”——由数百个相互隔绝的小行星组成的文明带,每个星球都发展出截然不同的饮食文化,彼此视对方的食物为“异端”。

船员们没有宣讲“共生的重要性”,而是在星群中心搭建了“旋转餐厅”,餐厅的每个舱室都对应一个星球的饮食风格,随着餐厅旋转,食客能依次体验所有文明的菜肴。

小主,

当一位 asteroid(小行星)居民在旋转中,发现自己厌恶的“酸浆”竟是另一个星球的“庆典圣品”时,他突然理解:“味道没有对错,只是习惯不同。”

这种“旋转体验”化解了持续千年的饮食偏见。三个月后,孤立星群的居民自发组织了“交换餐桌”活动,每个星球轮流派人到其他星球掌厨,用对方的食材制作本族菜肴。

当最后一颗小行星的居民学会用“异端酸浆”制作自己的传统糕点时,星群的引力场出现了微妙的变化——原本相互排斥的行星轨道,开始形成周期性的共振,就像共餐时同步的呼吸。

混合社区的厨房储藏室里,“味道时光机”又添了新功能。铁叔给它装上了“跨星传送器”,能将食物的味道与记忆传送到星桥的任何节点。

当小雅放入一块刚出炉的星尘面包,冰原驿站的李默就能收到一段带着面包香气的能量脉冲,脉冲中混合着社区的晨雾湿度与灶台温度;当李默将星光草茶注入传送器,小雅的厨房就会飘起极地的清冽气息,时光机的屏幕上会浮现出雪地里星光草绽放的画面。

“这哪是传送食物,是在交换日子啊。”小雅看着屏幕上的雪景,手里的面团不知不觉揉出了雪花的形状。

这种“日子交换”成了星桥居民的新习惯:新生星系的农夫传送“晨露蔬菜”,附带当天的日照时长;警惕文明的猎人分享“能量烤肉”,带着捕猎时的风速记录;硅基星团的工匠则发送“晶体糖”,里面藏着星团自转的周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