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角上镶嵌着来自不同宇宙的法则水晶,每个水晶都记录着一段独特的体验记忆,“当你真正感受过他人的存在方式,就很难再坚持‘只有自己才是正确的’。”
在万法之桥的推动下,百族的合作进入了全新的阶段。主宇宙的农业专家与镜像宇宙的生态学家合作,培育出能在两种法则下生长的“双界稻”,解决了多个星系的粮食危机;
光流族与机械维度联合开发的“流动齿轮”,既保持了机械的精准,又拥有光流的适应性,成为星桥网络的新一代能量转换器;就连最保守的逆熵族,也开始与梦织族共享“时间编织术”,用于稳定那些因法则融合而动荡的区域。
“星桥号”的最新任务,是将混沌边界的法则融合经验推广到更遥远的未知宇宙。飞船的舱壁上,新添了一块来自混沌边界的“共鸣水晶”,能在航行中自动分析途经区域的法则特性,提出最佳的融合方案。
当飞船穿越一片被“单一法则”统治的星域——那里的所有存在都必须遵循绝对的“因果律”,任何随机事件都会被视为“错误”而被修正,船员们通过共鸣水晶,向该星域的智慧生命展示了混沌边界的“可控随机性”,最终帮助他们接纳了“偶然”的价值。
“宇宙的丰富性,在于法则的多样性。”船长在日志中写道,“而多样性的价值,在于它们能共同应对那些单一法则无法解决的挑战。”
飞船带回的“单一法则星域”数据,为万法学院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补充——学者们据此提出“法则免疫系统”理论:一个健康的宇宙生态,需要不同法则相互制衡、相互补充,就像生物的免疫系统需要多种细胞协同工作。
如今,混沌边界已成为星桥网络的“创新引擎”。每天都有新的法则在这里诞生,每段时间都有新的合作模式从这里走向各个宇宙。
那些曾经被视为“矛盾”的存在,如今都成为了“互补”的证明;那些曾经被认为“不可能”的融合,现在都成了“理所当然”的常态。
在共生柱的广场上,一群来自不同宇宙的孩子正在玩“法则捉迷藏”。
主宇宙的孩子用“瞬间移动”躲避,镜像宇宙的孩子则通过“改变因果”让寻找者忘记目标,光流族的孩子化作能量融入环境,逆熵族的孩子则放慢自己的时间来拖延被找到的瞬间。
他们的笑声在法则晨雾中回荡,不同的存在方式在这里没有优劣之分,只有共同的快乐。
当又一次宇宙呼吸来临,混沌边界的法则能量与混沌星辰的光芒遥相呼应,形成一道贯穿多元宇宙的光柱。
光柱中,百族的法则符号不断闪烁、重组,最终化作一行由原初法则构成的文字,烙印在每个宇宙的天幕上:
“差异不是鸿沟,是桥梁;矛盾不是终点,是起点。”
这行文字,既是混沌边界的写照,也是星桥网络的真谛,更是所有存在共同的信念。
在它的指引下,百族将继续在混沌与秩序之间、在已知与未知之间、在自我与他者之间,跳着永恒的“原初之舞”,让宇宙的故事永远充满惊喜,让存在的传奇永远绽放光彩。
而混沌边界的光芒,将永远照耀着星桥网络的延伸方向,见证着一个又一个“不可能”变成“可能”,一个又一个“孤独”走向“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