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伙儿在供销社里头应该也看见过。”

“这罐头味道好,放在玻璃瓶里,一整年都不会坏。”

谢昭笑道:“这样一来,从包装,到里头的山楂,一整条生产线,都需要人工,这工作岗位,不就出来了吗?”

是啊!

众人眼睛一亮。

的确。

山楂采摘,清洗,运输,再到蒸煮处理等等。

都是工作岗位。

而且最关键的是,这山楂,漫山遍野都是!

就在石水村!

这样一来,岂不是能够直接在本地工作,不用出去了?

太方便了!

“这是山楂罐头,这山楂,还可以做成果丹皮。”

谢昭又展示了一下一团山楂泥,而后讲解了一下做法。

“晒干,包装,用油纸装好,就能拿出去售卖,这可以办个厂,所需要的又是不少人工。”

谢昭看向众人,语调微微扬起,“到时候,将咱们村子的大礼堂空出来,用来办一个小加工厂,乡亲们不出远门,就能挣钱了。”

这话说完,几乎是所有人一刹那眼睛一亮。

唐明雄也早早地走到人群前,激动道:“好,好!这个法子好!到时候我们向阳镇,可以开一个规模大一点的,你们提供货物,我们来加工,玻璃厂向阳镇也有,玻璃罐子我们可以承办!”

一样农副产品,从无到有,这一路上可需要不少道工序,瞧着简单,实则费人工。

但是,这也是变相的提供了大量的工作机会。

那可都是工资,是钱,是整个镇子的经济支柱!

众人搓了搓手,可没等兴奋劲儿下去,又有人发现了问题。

“东西可以造,可是这销路咋办?办厂子的钱谁出?咱们大字儿不识一个,走出村子都难,这,这法子听起来倒是行,可真的要做……”

一盆冷水泼下,大家终于冷静了不少。

谢诚将东西收好,顺手交给下面几人,让他们自个儿尝尝味道去了。

他起身,看向村民,道:“这事儿既然是我们提的,那当然是我们办厂。”

“办一个农副食品厂,需要的手续就在向阳镇办,又快又方便。”

“咱们一步步来,办厂,做罐头和果丹皮都需要时间,我和弟弟去找销路,等销路找好了,就能开始售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