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汉斯投降,南洋也是战胜国

被称为披耶的中年人张了张嘴,想反驳,却发现茶馆里大多数人都点头赞同老板的话,他只好悻悻地闭上嘴,闷头喝茶。

一位戴着眼镜、像是教师模样的老人放下报纸,感慨道:

“无论初衷如何,结果是好的。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救助和好处。这比一万句空头承诺都强。看来,这位张弛大统领,是位做实事的领袖。做南洋人……似乎也不坏。”

他的话说出了许多普通暹罗人的心声。

对于绝大多数升斗小民而言,什么宏大的政治叙事,什么派系斗争,都太过遥远。

他们评判一个政府好坏的标准很简单。

能不能让我们安居乐业?出了事,管不管我们?

过去,暹罗王室和官僚体系的漠视,让他们寒心。

如今,南洋政府不惜成本的救援和重建,让他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被重视的感觉。

那种“我们是一家人,有事真上”的直观体验,比任何宣传口号都更有力量。

街头巷尾,田间地头,议论纷纷。

“听说了吗?颂恩他们村,每家都领到重建款了!”

“南洋的兵,救人的时候是真拼命啊。”

“以后缴税,要是都能用在这种地方,那我也情愿。”

感激之情在普通百姓中蔓延。

即便仍有少数像披耶那样的人心存芥蒂,或是一些知识分子保持审慎的观望,但大势已然明朗。

对大多数暹罗人,尤其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和底层市民来说,他们这下清楚了。

做南洋人,是真的有好处的。

真到了要命的关键时刻,以张弛为首的南洋政府,真的会来救他们,不会像过去的统治者那样把他们当弃子。

这就够了。

足够让他们在心理上,将“南洋”这个曾经陌生的概念,与“依靠”、“希望”和“未来”画上等号。

一场天灾,如同一块试金石,不仅检验了应急部门的成色,也淬炼了国家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