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苦思难解

“我也是这样问宋丹的。她在回答这个问题时,说是霍家泰曾经告诉过她,莫坤那天之所以去找赖仲怀,就是因为他的前妻和女儿,在早上出门遭遇了车祸,急需一大笔钱交医院的手术治疗费。

也许是赖仲怀那天早上,曾经答应借钱给他,在海上看到莫坤冒着风浪来救自己,出于一时感动,也念在他想救前妻和女儿之心迫切,预先把银行卡的密码告诉他。以为只有这样,莫坤才会全力把他带到岸上去。″

“可就算是这样,那么,莫坤要是把赖仲怀救上岸,他就可以拿到那笔钱,为什么还要杀了赖仲怀呢?″小胡也有点疑惑地问道。

“宋丹说出了一个秘密,赖仲怀除了那块昂贵的金表外,当时在裤袋里,还有一条硕大的金链。那是赖仲怀的父亲在六十年代,偷渡香港前,怕随身带着这些贵重物品,引起别人怀疑,为防不测,才把那块劳力士表和金链一起,留给赖仲怀的。

赖仲怀在去南洋继承遗产时,就随身带了这两样东西,以向亲戚证明自己的身份。也许就是这样,在莫坤带着赖仲怀从海上回来的路上,就让莫坤起了贪心,才有了杀人谋财的邪念。″

“可你不是推测过,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吗?″陈一波把话接了过来。

“是啊,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受了重伤的赖仲怀被潮水冲到海上远处,在看到莫坤来救他后,感觉到了他的生命已经垂危,再也撑不到莫坤把他救上岸。在临死之前,就会预先把银行卡的密码告诉他,并委托莫坤把身上的东西,带回给家人,然后就死亡了。由于风浪太大,莫坤自顾不暇,就无法把尸体带回来。″

“既然两种可能性都存在,我们目前也不必再分析下去了。最后的结果是怎么样,我看只有到了宋丹那里,拿回证据后,一切都会清楚了。″

陈一波看着在座的侦查员,严肃地说道:“不管怎么样,张玮既然已经说了,那黄队就和大家去一趟翠竹街,先听听她们怎么说,再把莫坤带回来吧。″

看着黄确几个人出去,陈一波向局长汇报了案子出现反转的最新情况后,心情也好了许多。他一边用手拍打着酸累的肩膀,一边在屋里踱起步来,心里不由得充满了感慨,搁置十八年的旧案终于破了,当年侦查时经过的艰辛,如今回想起来,却依然历历在目。

零七年七月上旬,指挥中心接到报警,有人从岬角湾海面上,发现了一具中年男性尸体。黎队带着他和刑警队员,把尸体打捞上来后,立即对现场进行了全面勘查。由于那段时间经常下雨,现场遭到围观人群的踩踏,已经无迹可寻。

最后只是在靠海的悬崖边缘,发现在一块松动的岩石上,有鞋印划出的痕迹。经过初步推测,怀疑那人在踏上这块湿滑的岩石时,不慎失足从崖顶掉下到了海里,致使其溺水死亡。

侦查员对岬角湾附近的居民进行摸底调查,没有人知道死者是谁,从死者身上也找不到,仼何可以证明身份的东西,更没有找到目击证人。后经法医对尸体进行司法解剖,死者的胃里并没有过多的积水,也排除了溺水死亡的可能。

但从死者的颈椎有骨折,头骨碎裂的情况判断,怀疑他是从崖上坠落时,撞到崖壁凸出的石头,树杈上,或是掉到退潮时的礁石上,造成的颈椎和头部的损伤而致死。由于无法判定死亡原因,无奈之下,只能将他的死因,归结为失足坠海死亡,警方随后向社会公布了寻人启示。

后来詹妮到警局认领尸体,在回答老郭的询问时,只说是从电视上看到新闻,才发现死者是自己的丈夫霍家泰。由于詹妮是在没有看到尸体的情况下,说出了霍家泰的穿着,身高和血型,都和死者高度吻合,警方只好让她把尸体领回去。当时詹氏公司还为他举办了隆重的追悼会。

在詹妮这一系列的操作下,几乎熟悉霍家泰的每个人,都知道他已经在十八年前在海上死亡了。可偏偏就是这个月的二号晚上,有人在岬角湾附近的海边,拍风光照时,从烧毁的竹寮灰烬里,发现了那具已经烧焦的尸体。

黄确从法医张中林对死者尸体,作出的检测报告中,发现死者的身高和血型,竟然与古一明曾经看到过的,旧档案里那宗霍家泰坠崖死亡案,记录的数据一模一样。由此寻找这个在七月二号晚上,与之相关联的人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也就是因为霍晓盈当晚,出现在岬角湾的草丛中,从而牵出了她和赖建刚的关系。黄确通过公安网查询,得知符合这一条件的,只有赖建刚的父亲赖仲怀。而且赖仲怀和霍家泰两人的出生日期,竟然巧合也是同一天。

经过鉴定室检测,两人的DNA相同。黄确由此判定,出现这种概率的可能性,只有在两人是同卵双胞胎的情况下,才会有这种基因高度吻合的现象。但问题随之也变得复杂起来,在岬角湾引火自杀的人,究竟是赖仲怀还是霍家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