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 巴根探父

他很清楚包括执政大臣颜昭.杜维宪在内的几人都不喜欢自己,甚至夏皇本人也是如此,而由于政见不合,曾经的好朋友曹嘉文也已形同陌路...

想着想着,单才俊的嘴角不禁露出一抹讥讽的笑容,夏皇到底是老了,是说他是自信呢还是愚蠢,竟然留下这么一个空虚的天京给自己,原本如果近卫军一师在的话还是个大麻烦,现在好了,最后的障碍也被扫清。

看来再英明的君主也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变得昏庸,这是天道规则,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

于此同时的蒙古草原上。

一支身着大夏军装的侦察骑兵正沿着弯弯曲曲的河流前进,队长巴根舔了舔干裂的嘴唇,转而抓起水壶咕嘟咕嘟的灌了两口。

自打辽东女真被灭后,草原上的部落们也纷纷向大夏投诚,一些反应慢或犹豫不决的早就在第一时间被夏军杀鸡儆猴,整个部落都被铲除。

而今的漠南草原上汉夷混居,在自愿或被迫的接受了更先进的大夏文化之后,数十年过去了新一代的蒙古人都很认同大夏国民这个身份,甚至以此为傲。

没办法,先进文化和文明带来的震撼是无以伦比的,而当意识到双方的差距已经大到难以想象之后,草原上那些曾经凶狠的部落们,立刻变得能歌善舞平易近人,这是大势所趋,因为属于游牧民族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毫不夸张的说,只要大夏帝国封锁了漠南的一切贸易和文化往来,当地的蒙古人自己就先受不了了,这不光是铁锅与食盐和药品的问题,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内地特产的工业品,在享受完高级文明带来的红利后,牧民们早已不愿回归昔日的蛮荒生活。

当然,也有极少数上了年纪的老牧民仍以成吉思汗后代自诩,不愿与夏民混居的他们便大多搬迁到了漠北一带,这里地广人稀条件很是艰苦,又属于沙俄和大夏的边境地带。

又走了大半日,巴根一行人终于来到了有人烟的地方,面前山坡下的草原上坐落着许多蒙古包,显然是漠北地区的一个牧民聚集区,巴根见状咧嘴一笑随后与同伴冲下山坡。

这支穿着大夏军装的骑兵引起牧民们的震动,尽管只有区区六骑但那股气势却难以言表,对于许多历经过多年前草原之战的牧民而言,见到这身衣服就够叫人害怕的了。

巴根没有理会那些眼神躲闪的牧民,而是在搜寻了一番后来到一所蒙古包前,这时听见外面的马蹄声,便有一披着羊皮的老牧民快步走出,一见来人的衣裳便连忙跪拜叩头,操着一口辽东汉话念念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