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年时,单才俊与挚友一同参加岭南科举,并荣获甲等第一状元郎的身份,彼时的他春风得意一路飞黄腾达,仅数年功夫便升迁至一府之尊,之后担任宣传局总务,接着又进入了“南书房”这个权力中枢,成为九位行走大臣之一。
数十年转眼即逝,这位曾经的状元郎已是知名之年,本有望更进一步成为那三位“执政大臣”之一,然而他的仕途却就此戛然而止,始终无法进入大夏帝国的核心决策层。
南书房作为夏皇徐晋的秘书机构,其性质与前明内阁相仿,数次扩充之后定员十二名,其中行走大臣九人,执政大臣三人,国内一应大小政事.法务法规皆先由行走大臣商论,执政大臣裁定,最终由夏皇批红方算完成。
除此之外,该机构还保留了一些编外人员,也就是顾问。
“而今风云变幻,我等需抓住这个机会方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单才俊面无表情,这些人都是他曾经的部下,或是亲信之人,内统局的探子无孔不入,一向谨慎的他很少将这么多人共聚,因为结党二字是当权者最讨厌的事情。
“全凭大人做主,我等皆以大人马首是瞻!”
在场的都是大夏帝国的中高层官僚,他们或许与单才俊有同样的抱负,或许是对现状不满,总之都想借助这次可能改变夏国权力构架的机会,在战后的权力分配中分得一碗羹。
这时有人犹豫片刻后说出了自己的担忧:“陛下一向睿明,太子看似优柔实则刚强,况内统局爪牙遍布满朝,说不定此时此刻外头就有人在监视我等...”
此言一出众人瞬间惊出一身冷汗,坐立不安的情况下有的家伙甚至连忙推开一丝船窗向外张望,内统局这三个字令人毛骨悚然。
“无妨。”
单才俊微微一笑向众人许下定心丸,“有件事你们还不知道,梁玉昆是咱们的人,这小子自打当上内统局副总务后,一直被那凌棠压一头,后者备受陛下信任,呵呵...梁玉昆有生之年都不可能转正了。”
“故而早在五年前我便与之接触过,将此人拉拢至咱们的阵营,眼下我敢保证这一片并无内统局密探。”
众人听罢皆倒吸一口凉气,随后又变得欣喜万分,没想到单大人手眼通天,竟然连最难搞的内统局也能拿下,只有在这个部门有内应,那么自己等人做的事就很难被陛下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