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武元年秋收。
得益于安阳自燕王三年休养生息至今,将近两年风调雨顺,借助全军屯田令,大燕再次迎来了丰收,粮草堆积如山。
出兵的时机到了。
出兵前几个月甚至是搬迁帝都之际,安阳再次对麾下的兵马进行了细微调动。
北苍帝国的局势渐渐稳定,搬迁帝都后,北方的疆域防御自然成了重点。
黎瑟上凉州、凉州、朔州三州皆有野战兵团及鹰扬军镇守,可保三州安稳,自是不用调整。
宁州占据的一郡襄乐郡,以高忠秦陈至的定远军及李蓟的亲卫军镇守,亦不用调整。
但云州兵马稍显不足。
帝都搬迁后,云州只剩下一分为二的两万武威军在武烽塞大营镇守,为此,安阳调吴玉的荡寇军北上镇守武烽塞。
将两万武威军正式改为五营四曲的武胜军,以高顺秦暂代主将之位镇守云州入中州的武胜关,并重新组建云州鹰扬军,以高兴秦为主将充实云州防御兵力。
而蓟州。
安阳则令中州的镇守武岭郡的,嫪谨的平远军与寅去疾的镇远军调入蓟州,换防。
令已在北苍完成震慑目的的敢死军及定襄军不必回蓟州,直接回师中州。
并以渤州的振武军副将罗崇为主将,调入蓟州镇守上谷郡。
如此,蓟州便有罗崇的振武军、嫪谨的平远军、寅去疾的镇远军,及裴琳的蓟州鹰扬军镇守,可保无恙。
至于渤州。
除罗崇的振武军调入蓟州,其余兵马如:李虎的虎豹军,章季的青阳军,蒙山洪义的定南军,吴世勋的先登军,程护的平南军,徐直的镇南军,及洪信的渤州鹰扬军,均保持不变,镇守渤州。
最后便是中州之地。
洛安帝都内,安阳以赵无忌、裴烈、蒙戬的左中右禁卫为皇城禁卫,以一营天渊明卫及一营龙雀卫、一营亲卫军为宫卫。
洛安帝都外,设南北大营,以顾常春沈名扬的定疆军镇守北大营,以朱邪丹青的玄甲军及一千虎贲重骑镇守南大营。
以回中州的方怀义的敢死军,及李存佑的定襄军镇守武岭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