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也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回款的难度比较大。”易哲接着向李焕提醒道,语气中带着一丝顾虑。
“怎么说?”李焕停下脚步,转身问道。
“这些欠发达国家的外汇储备本来就少,很多政府或采购方根本拿不出足够的外汇来支付货款。”易哲解释道,“就算订单签了、货发过去了,钱却可能迟迟结不回来,对我们现金流压力很大。”
李焕闻言,沉吟着点了点头。外汇储备对中国而言似乎从来不是大问题——庞大的工业体系和出口能力为国家积累了雄厚的外汇储备。
然而对于许多缺乏工业基础的发展中小国来说,美刀、欧元等硬通货确实极度稀缺,而开展国际贸易又离不开这些货币。
思索片刻后,李焕沉声说道:“没有外汇,那我们就换个思路——他们有没有矿产?木材?农产品?或者其它资源?只要对方拿得出有价值的实物,以物易物也不是不可以谈。”
“以物易物?”易哲有些哭笑不得,“他们最不缺的的确就是各种矿产和原材料,可咱们威胜是光伏企业,要这些矿石木材能做什么?总不能临时转型做进出口贸易吧?”
李焕却微微一笑,显然早已有所考量:“我们不做,可以找人合作。国内多少企业急需稳定的原材料供应——铜、镍、橡胶、棕榈油……这些都是紧俏货。”
“我们可以充当一个‘价值转换’的桥梁:光伏产品出去,原材料进来,再通过合作渠道在国内变现。”
易哲听完,虽然心中仍有疑虑,但也不得不承认,在现实条件下,这确实是破解支付难题的一个可行思路。
他点了点头说道:“也就是说,我们其实是在搭建一个以光伏产品换资源的交易平台,既推动了光伏出海,又反向为国内输入廉价原料。”
“没错,”李焕赞许地点头,“甚至可以成立一个专门的易货贸易部门,系统性地评估资源价值、建立物流通道、对接国内需求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