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金华峰,上尊行营已经初具规模。峰顶处,三殿三阁,乃是张元敬专有,用于主持集会、修行起居、接见宾客、制器炼丹、藏储诸物等事。
自峰顶往下,上百殿阁屋宇藏于林木之间,看似散乱无序,实则井井有条。
张元敬入住金阳殿,不再过问诸事,专心习练土系法术,搬运磁吸两力,提升场域之威。又时常参悟由三幅祖师画像神韵合成的雷霆生发之象,感悟雷法之道,以此磨砺神意雷斧。
他并不急于北上会晤怀、孟二人,一来距离约定的十年之期,尚有充足时日,二来则是他须得尽可能打磨化神境斗战的手段,以应危急。还有一个颇为重要的缘由,便是要等待一物苏醒。
这便是藏于那骨刃中的袖珍飞剑。此剑被雷劫所伤,一直处于沉寂。
他在珞珈山等候敖鲲寻至之时,也曾祭炼数次,皆无反应,只得收于丹田,以法力温养。
他并不担心剑中藏有邪祟,经紫霄神雷的炼魂之威,任何残魂异念都不可能保留下来。唯有精纯如一的灵性,方能经受住紫雷的淬炼,存下一分生机。
他也是经过年余的温养,才感察到剑中确有灵性存在,且与他的神意有所呼应。
这灵性虽孱弱,但极纯粹,其不同于器灵的活泼多变,也不同于寻常灵宝的单一简陋。
以往,他认为化神修士的灵兵,就是神通灵宝。但这柄长仅三寸、薄如金纸的袖珍飞剑,似属于可供化神使用的另一类灵兵。
此剑当是铸造之人,有意藏于那异兽脊骨中养炼,通过汲取异兽生机和力量,以不断提升威能。
而那异兽也不甘于当养剑的炉鼎,遂采取鱼死网破、釜底抽薪的狠招,干脆舍弃肉身,把神魂附于剑上,以求合剑而存。
只是没了肉身源源不断供应养料,飞剑成长未达预想之境界,而这异兽虽是保住神魂,却也未能与剑合一,更别说破骨而出、再获新生。
异兽脊骨如何到了玄天宗的玄元秘境,不得而知。或是意外而至,亦或者是清虚子祖师所为。若是后者,那此剑就非同小可。
岁月如轮,五年时光一晃而过。
金华峰的神尊行营更见规模,修士也多了起来,不时有大量结丹、筑基修士进山出山,或谈笑风生,或神色凝重,或形色匆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