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陆在此次合作中,只是诸如霍尔推进器、特种半导体元件等之类子系统的硬件供应方,和承担其中一颗卫星的发射。并不是项目的实际参与者。
至于极力促成了高卢人加入BE公司的卫星项目,事成之后的好处,是内陆和高卢人私下谈的事。
明面上曲某人是不参与的……
初步将合作分为两个阶段和一个实验项目,一个商业项目。
第一阶段,BE公司在戴英皇室的资助下,发射两颗地球同步轨道通讯卫星,高卢的航空航天研究院负责第三颗。
三颗卫星发射成功后,共同组建成覆盖全球除极地的卫星通讯网络。
第二阶段,合作发射一颗极地轨道通讯验证卫星,以完善卫星通讯网络的南北极盲区。
如果验证成功,可以考虑增发,以形成对极地的不间断通讯覆盖。
这一项目基于眼下的南、北极科考热,以及实际的通讯需要。
如果技术可行,英法两国的南、北极科考站,不但可以摆脱对老美极地通讯卫星的依赖,还可以利用先进的数字网络,直接将科研成果传至本土。
有这一需求的不止是英法两国,理论上所有现在和未来,在南、北极建站的国家都需要。
所以,是具有商业价值的。
同步轨道卫星通讯网络组网后,同样具有商业前景。
可以考虑组建一家公司。保留科研专线的同时,将其余带宽和电视转播单元进行商业化运作。
毕竟,卫星是有寿命的,需要收入才能保证这条太空通讯链路长久的存在下去。
还有一个实验项目,是发射一到三颗低轨卫星,进行子午定位技术验证。
如果一切顺利,后续可以考虑发展为提供卫星定位服务的商业项目。
至于可能的军事功用,与前面的通讯卫星系统一样,都默契的没有提及。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同样默契的没人提及……高卢佬和英国佬一样,都憋着劲摆脱对大老美的科技依赖。
摆脱依赖只是一方面,还想在高科技领域所带来的利润中分一杯羹……
合作框架基本达成了,剩下的就是抽空跟英国佬坐下一起谈一谈,敲定最终方案。
之所以不马上谈,是因为英国佬那边的意见还没有统一。
伊丽莎白老太太不是冤大头,钱不是白投的。
不论是商业项目所产生的收益,还是资助科研事业所带来的声望,亦或者通过通讯卫星和其他一系列技术产出,甚至是对资源某种形式上的垄断,加强对军方的话语权。
小主,
所有的这一切,都想要。
而且,非常重要。
自1834年威廉四世罢免墨尔本勋爵后,戴英君主就从未拒绝任命过下议院多数党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