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3章 认知有点被颠覆

1976步步生莲 方寸山下 1239 字 1个月前

老美CIA下属有两个部门,一个叫OSI,科学情报办公室。另一个叫DST,科学技术局。

起初是两个并行部门,63年DST前身是“研究局”改组为科学技术局,成为CIA四大核心部门之一。时任CIA局长的约翰?麦科恩将情报处下属的OSI划归给DST。

DST的核心职能有三项。

一是技术研发,主导了卫星侦察、通信加密、电子战等领域的技术突破,KH-11 “锁眼”卫星和U-2侦察机的研发,都是DST统筹的。

二是技术支持,为CIA行动处(NCS)提供特种装备,窃听器、微型摄录装备,隐蔽通信设备什么的,并负责维护情报系统的技术安全。

三是技术情报收集,通过与学术界、企业界的合作,获取全球前沿科技动态。“学术渗透计划”就是这个部门制定并推动的。

OSI作为DST的下属部门,核心职能同样有三个。

其一是科技情报分析,其二是组织跨部门协作,其三,制定技术反制策略。

举个具体点的例子,70年代初DST主导了“大乌鸦”(Big Crow)信号情报卫星的研发。OSI根据卫星捕捉到的数据,分析毛子的卫星通信,并发现了毛子反弹道导弹系统的技术缺陷……

在过去的很多年里,这俩部门的主要“工作对象”都是毛子,再就是时不时的关注下欧洲的“好朋友们”。但最近一年多,因为东大的计算机技术和与之相关的一位东大年轻人,开过大小不下二十次专项分析与评估会。

没错,“年轻人”就是曲某人。

最初引起他们兴趣的是,东大计算机技术的爆发式发展。

并基于各种情报,分析这种忽然间的“技术跨越”,是东大鉴于国际形势的变化,对既有技术水准的开放式展示。还是另有其它不为人知的“推动”因素。

顺便综合多方情报,判定“曲红旗”这一忽然出现的年轻技术人员,到底在东大计算机技术发展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是技术天才?

还是被推到前台的演员?

很快,DST关注到了港岛的BE公司。

起初判断,BE背后有东大官方和国科院的支持。是为东大为赚取外汇,将技术转化为商业投资的一种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