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1章 好大的一张饼

1976步步生莲 方寸山下 1272 字 2个月前

“年轻人,你是我近十年以来,见证过的最光彩夺目的学者。在合适的时候,我会与菲利普院长和你的老师莫里斯教授,联名推荐你成为戴英皇家学会外籍院士。”

“谢谢。”曲卓再次道谢,心里合计:“你们的皇家学会真的很荣幸。”

“让我们留影,记住这值得铭记的一刻。”威廉校长示意台下的摄影师。

曲卓微笑点头,与威廉校长并肩而立,朝台下展开手中的学位证书。

掌声再次响起,台下的几位摄影师里多了一位亚裔脸。与其它摄影师一样,拿着相机快速调整角度一顿拍……是宋大使带来的大报驻伦敦记者。

“说点什么吧,大家都很期待。”待掌声缓和,威廉校长低声鼓励。

这是计划外环节,曲卓稍稍愣了一瞬,脑子里迅速组织语言。

调整了下站姿和面部表情,放开音量:“谢谢,谢谢大家……”

低头看了眼手中的学位证书,视线重新投向台下:“感激我生命中遇到的每一个人,感谢顺境与逆境,感谢奚落与鼓励…我想说,我们,我们所有人,共同掌握着人类进步的钥匙,共同肩负着引领人类文明进步的责任。

让我们携手高举照亮世界的火炬……科学,无国界。谢谢,谢谢大家。”

台上台下掌声再次,且愈发热烈。

自从高卢微生物学家路易?巴斯德(Louis Pasteur)在1876年说出“科学无国界,因为知识属于人类,是照亮世界的火炬”这句话,“科学无国界”在随后的一百多年里,一直是最大的“政治正确”。

但是,就像“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一样,所有人似乎都只记得前半段,却忽略或选择性忘记了普法战争中,普鲁士军队炮击巴黎自然博物馆,摧毁了巴斯德的科研设施。

巴斯德愤然退回普鲁士波恩大学授予他的名誉博士学位,并在信件中强调“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这件事……

那些不重要,重要的是某人现在必须要高举“正确”的大旗,以获得更为广泛的认可。

趁着美西方与东大关系转暖,防备心理较弱的这一宝贵的窗口期,尽量接触到更多他需要“接触”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