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朝歌说完,长长舒了一口气,仿佛将胸中块垒尽数吐出,眼神亮得惊人:“老夫人,这不是他们单方面的算计,更应成为我大明主动布局西域的战略契机!他们想借我们的势,我们又何尝不能借此,将大月氏真正变为我大明西陲的稳定之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军事威慑其实没必要。”赵老夫人淡然一笑:“大明的军事实力,大月氏已经见识过一次了,而且这一次教训,会让他们记忆犹新的。”
赵老夫人站起身,走到路朝歌面前,目光中满是赞赏:“你所思所虑,比我想的更为细致。此事利弊交织,关键在于‘度’的把握。派何人、教什么、如何教、怎样保障、后续如何联动,每一步都需精心设计。你既已想得如此明白,那便不必再纠结于他们是否‘不安好心’。”
老夫人睿智地一笑:“这国与国之间,何曾有过纯粹的好心?无非是利益博弈与权衡。他们有心计,我们便要有谋略;他们有力力,我们便要有实力。他们主动递过来的刀子,磨锋利了,同样能为我们所用。重要的是,握刀的手,必须是我们自己,且要知道刀尖该指向何方。
“老夫人的意思是?”路朝歌心中已有猜测。
“此事,陛下定然会交由兵部、礼部及翰林院共议。但你这位提出‘民族同化’之策、又深得陛下信任的大明领军大将军,恐怕也难逃干系。”老夫人意味深长地看着他,“与其等陛下垂询,不如主动上书,将你方才所思所想,缜密整理,呈递御前。为大明,争得这主导之权!”
路朝歌精神一振,顿时感到肩头沉甸甸的责任,更有一股跃跃欲试的豪情。是啊,与其被动猜疑,不如主动掌控。
他拱手深深一揖:“朝歌明白了!多谢老夫人指点迷津!我这就回去撰写条陈与我大哥,让他掌控全局主动。”
“去吧。”赵老夫人慈祥地摆摆手,“记住,国之大事,重在谋定而后动。心思要细,胆子也要大。既要看到那书声琅琅背后的刀光剑影,也要有信心,让我中原文明之光,真正普照友邦,共筑太平。”
路朝歌再次行礼,转身大步离去,脚步沉稳而有力。之前的疑虑和纠结已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清晰的思路和坚定的决心。
看着路朝歌离去的背影,赵老夫人重新坐回椅中,端起微凉的茶,轻轻呷了一口,嘴角噙着一丝莫测的笑意。
“大月氏啊大月氏,你们想借文化之水行舟,却可知我大明这水,既能载舟,亦能……覆舟。派去的先生,是文明的使者,亦可是……”
她放下茶盏,目光望向窗外无垠的蓝天,轻声自语,仿佛在说给这天地听:
“……定疆的基石,乃至……无形的缰绳。”
“这盘棋,才刚刚开始呢。”
赵老夫人,北李嫡长女的风范在这一刻显露无疑,这就是千年世家培养出来的嫡长女,从来都不会是一个不问世事的傻白甜,她们的见识,甚至超过了很多朝中官员,别被影视剧中的那些只知道谈恋爱的姑娘影响到,真正的世家嫡女掌握的从来都是‘杀人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