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0章 功成身退

东北匪事 豆瓣算 2462 字 20天前

排长一脚踹在那个战士的屁股上,小战士则很是夸张的一个鱼跃前扑,直接扑出去两三米。

“排长,你怎么能够体罚士兵呢?”

小战士回头一脸的委屈。

然而,排长看着这耍宝的战士,仅仅是一个微笑,根本就不搭小战士的话。

“我们以前叫住东北国防军,那是因为这一片土地上我们东北国防军打下来的。

至于现在叫解放军,那是我们解放这里民众,解放这里的生产力。

我们的到来,让这里进去快速发展时期。”

排长的话没有说错。

同样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们的邻居印尼,现在还处于发展中国家行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我们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经是他们的好几倍。

那些印尼人看到我们,脸上露出的除了无奈就是羡慕。

在印东省,贾瓦里看着营地升起的五星红旗,心里涌现出一阵自豪。

作为曾经印度低种姓的后裔,想要进入军队中层几乎不可能,进入高层更是想都不敢想。

但是,他贾瓦里,曾经的印度低种姓后裔,如今是南部战区,印东军区,第108重装合成旅的旅长。

如今的华国,一共有108个重装合成旅,很荣幸他贾瓦里就是最后一个重装合成旅的旅长。

贾瓦里的这个重装合成旅拥有120辆主战坦克,130辆装甲运兵车,36门155毫米自行火炮,36辆八连装203毫米火箭炮,36架新式武装直升机,一个防空导弹营,全营八千多人。

虽然自己手上人数不是很多,但是贾瓦里知道,他对面那个拥有六万人的印度第八军,不是他这个重装合成旅的对手。

自己的这个重装合成旅,里面就是一个大杂烩,既有来自东北的士兵,也有来自西北的士兵,还有东南亚的本土民族,甚至大和族和朝鲜族的士兵也不在少数。

如果要统计他们都家乡话,贾瓦里能够弄出几百种地方语言出来。

好在,现在的孩子们,从幼儿园就在开始普通话教学。

虽然大家都口音都很重,一听就能听出他们老家是哪里的。

但是,大家都非常和谐。

这里没有歧视。

当然,地域黑不算。

地域黑不能算是歧视。

每次在边境线上巡逻时,我方士兵一身的装备,能让对方的士兵看的眼红。

贾瓦里非常自豪,同时他也很清楚,对面的印度对于他们这片土地还是很有念想的。

两军合并以后,解放军的数量达到了六百万之巨。

和其他的军事大国相比,那是断档领先了。

但是,中央也没有打算近期裁军,毕竟地盘的确有点大。

而且,有的地方还是热点地区。

比如,和印度和俄罗斯的边境线,这两个家伙对于抢了他们家的地盘,一直都是耿耿于怀的。

不过,这么多年过去了,对方也暂停了。

以如今我国的强盛,不给他们找事,他们就已经谢天谢地了。

哪里还敢给我们扎刺?

和印度的边境线,就是两个世界的分界线。

在印度那边,几十年过去,农村的情况没有什么变化,还是那个脏乱差的环境。

而在印东省这边,每个村子都连通了硬化路面。

每个村子每块农田都做好规划。

每天早上,孩子们都会穿上干净的衣服,背着书包去上学。

这里和我国其他地方一样,实行的是十二年义务教育。

每个孩子参加工作之前,都会接受职业教育。

就算成绩实在不怎么样,只能回家种地的,也要在农科学院学习一年,学习专业的现代农业知识。

回家种地,都能搞出新的花样。

边境线对面的孩子看到我们这边美好幸福的生活,那叫一个羡慕嫉妒。

然而,这没有什么用。

我们这边的生活,每年都有新变化。

为了避免对方偷偷跑过来,在边境线上拉起高高的铁丝网,看得让人望而却步。

又是两年过去,一切都进入了正轨,周浩都75岁了。

周浩终于卸掉了所有的职务,他要兑现对妻子的承诺,带着她去游山玩水。

而安琪也把手里的工作全部交给了樊薇,她现在也不是一身轻松。

老两口子把我国的大好河山走了一遍。

最后,他们来到他们最初相遇的地方——凤凰山。

这里也是周浩发迹地方。

现在,这里还是国家5A级景区,着名红色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