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师厚在晋军时并无名气,后因犯罪逃奔梁军,却被梁太祖朱温慧眼相中,任为宣武军押衙、曹州刺史。
小主,
唐天复二年,杨师厚跟随朱温到凤翔岐下迎接昭宗回銮长安。李茂贞以劲兵出战阻击,被杨师厚打败,由此兵威初显,武功乍现。
天复三年,王师范据青州反叛,杨师厚领兵东征。
淮南节度使杨行密部将王茂章当时已为世之名将,率两万部众支援王师范,兵锋极盛。杨师厚毫无畏惧,率部众迎头痛击,追至辅唐县,杀敌数百,被授予齐州刺史。
其后杨师厚攻青州,屯临朐,取密州,战临朐,设伏圣王山,杀敌万余,擒都将八十人,俘王师范之弟王师克。莱州刺史派兵五千救援青州,亦被杨师厚几乎全歼。
王师范见大势已去,派副使李嗣业及弟王师悦向杨师厚请求投降。
自此淄青并入朱温势力范围,为其篡唐自立张本。由是朱温加封杨师厚为检校司徒、武宁节度使,诸军行营马步都指挥使,倚为梁柱。
唐天佑二年八月,山南东道节度使赵匡凝势力大增,欲与朱梁争锋。
朱温为防患于未然,令武宁节度使杨师厚统军征伐。
杨师厚奉命而进,连战连胜,陆续攻取襄、唐、邓、复、郢、随、均、房八州。朱温扎营汉江北岸,令杨师厚在襄阳阴谷口作浮桥,领兵渡过汉水。
赵匡凝列阵于汉水岸边迎战,数日便被杨师厚击败,退回襄阳,沿汉水投奔江陵。
杨师厚复引得胜之兵猛攻江陵,旬日即克,荆南牙将王建武投降,自此朱温尽有荆襄之地。杨师厚复又攻取荆州,被授襄州节度使。
朱温篡唐为帝,杨师厚加授山南东道节度使,加检校太保、同平章事,封弘农郡王,兼潞州行营都招讨使。
不久忠武节度使刘知俊叛后梁,投靠岐王李茂贞,引军占据长安。杨师厚督师进讨,在潼关活捉刘知俊弟刘知浣廷。刘知俊西逃凤翔,杨师厚进击长安,从西门攻入。
晋主李存勖为策应刘知俊,率部将周德威、丁会、符存审等引兵南下,进攻后梁晋州。杨师厚率军往援,突破蒙坑险地,遂解晋州之围。
乾化元年正月,王景仁败于柏乡,晋军乘胜包围邢州,掠夺魏博,南到黎阳。
杨师厚受诏,领兵屯守卫州。先败晋军于魏州,复渡漳河追袭,遂解邢州之围。
朱温今番举倾国数十万大军以战,且是御驾亲征,却败于晋国五千骑兵,故此朱温听闻败讯,只有“猪血淋头”以对,对杨师厚更无谴责之语。
闪回结束,书归正文。
梁主既然病重呕血,不能再战,只得还师回朝。
因天子不能乘马坐轿,只卧于软舆行进,故此十数万大军只得一路歇歇停停,直到乾化二年五月六日,这才返回洛阳。
五月十五日,朱温卧于洛阳行宫,病情越发沉重,乃唤集近臣,悲伤说道:孤自起兵以来,苦心经营三十年,天下无有敌手。不料太原余孽竟能死灰复燃,猖狂如此!李存勖志向非小,上天欲夺我余年,诸子又皆非其敌,我将死无葬身之地矣。
边诉边哭,竟至流涕失声,昏死过去。近臣失声呼叫,一面遣使急传御医。过了半晌,梁主渐渐苏醒,御医急忙诊脉用药,病情稍稍缓解。
朱温病重之余,自知余日无多,于是想起册立后嗣大事。
思来想去,知道自己诸子不能成用,只有养子朱友文尚可成器,因此决定传位此子。因朱友文今于汴梁开封留守,恐若派人传来必遭诸位亲子所害,于是将朱友文妻子王氏传至,悄悄将传国玉玺交付其手,令其潜离洛阳,到东都开封去召回朱友文。
复又对近侍敬翔说道:可授皇子朱友珪一郡,催其上任。
未料当时朱友珪之妻张氏在旁得闻,急归告其夫:皇帝命王氏至东京召朱友文继位,你要大祸临头矣!
朱友珪大惊,遂密至左龙虎军,与统军韩勍商议。
韩勍夜领牙兵五百人随朱友珪入宫,斩关入万春门,至梁帝寝宫。朱温坐起大喊,复绕殿内柱子躲避半天,筋疲力尽倒在床上。
朱友珪亲吏冯廷谔以剑刺帝腹,肠胃流出,于是驾崩,终年六十一岁。
朱友珪以蚊帐被褥包裹帝尸,埋于寝室卧下,秘不发丧,拿出府库钱财大赏群臣各军。又派丁昭浦假传诏书到东都开封,杀害朱友文。
复以天子名义召集文武众臣,当殿宣布伪作遗诏:朕创业三十余年,为帝六载,仗诸卿努力,以图小康。孰料朱友文谋逆,昨夜甲士入宫,亏朱友珪忠孝剿贼,保全朕体,然而病体震惊,危在旦夕。朱友珪清除凶逆,功劳无比,应委以军国大事。
众臣闻说养子谋逆,亲子践位,自是无话可说。
朱友珪终得践位,改年号为凤历,将父朱温葬于宣陵,谥号神武元圣孝皇帝,庙号太祖。恐人论其得位不正,便大量赏赐将士,以图收买人心,却致众多老将颇为不平。
朱友珪为人亦荒淫无度,因此即位不久,便即人心沸腾、民怨四起。
凤历元年,政局动荡。时有朱温外孙袁象先、女婿驸马都尉赵岩、四子均王朱友贞,与杨师厚等人勾结,密谋发动政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一日,袁象先率领禁军数千,杀入宫中。
朱友珪与妻张皇后张惶出逃,爬墙逃走未成,跌折腿骨。为免落入袁象先手中受辱,遂命冯廷谔将己与皇后杀死,随后冯廷谔自杀。
朱友贞即位,是为后梁末帝。
此时晋国仍奉唐朝正朔,是为故唐昭宗天佑十年。
晋王见朱梁国政大乱,内斗不休,遂遣大将周德威率兵平定河北诸州,先后夺取幽州节度所辖顺州、安远军、檀州、卢台军、古北口、居庸关、武州、平州、营州等地。
是年末,周德威攻破幽州,擒获刘仁恭、刘守光父子,幽州遂归于晋。周德威功高盖世,被晋王李存勖授为检校侍中、幽州卢龙节度使。
周德威行兵出征,皆爱穿金盔金甲,外罩腥红战袍。由此威名远震,故天下之人皆称“周红袍”,而不提其名。
梁主朱友贞闻报,下诏重复启用老将葛从周,授以潞州节度使,加授检校太师、兼侍中,进封为陈留郡王。使其带兵北上攻取潞州,欲图恢复大梁全盛时国土,再现当年辉煌。
不料诏旨发出未几,钦使便即回报:葛从周本已致仕在家,卧病多年。此时拜受陛下恩旨,一时高兴,竟大笑三声,断了气也!
镜头闪回,补叙葛从周生平之事。
字幕:葛从周,字通美,濮州鄄城人。父葛简在唐朝官高爵显,屡任兵部尚书。
葛从周出身名将世家,少年时便很豁达,兼有智慧谋略。因其父被权宦谗害早死,葛从周便失家业,与母亲回至原籍,看本家长辈脸色度日,好不耐烦。
只因王仙芝起于濮州,葛从周便投义军,做了高仙芝部下一名军校。其后王仙芝战死,复又跟尚让投靠黄巢,渐因战功升为马步统领,辖一千步骑。
唐僖宗中和四年三月,朱温大败黄巢军于王满渡,葛从周及霍存、张归霸投降朱温。
与秦宗权西华之战,朱温临阵落马,情况十分危急。葛从周挺身而出,扶起朱温上马,之后又回身与秦军短兵相接,一人挡住数千追兵,终保主帅朱温安全归营。
葛从周无计脱身,便欲自尽,幸而张延寿回马来助,二人奋力透重围,得以逃生。朱温下军退溵水,将许多部将削职,只有葛从周、张延寿升迁为大将。
此后葛从周人生开挂,累立战功。因历任怀州刺史、曹州刺史、宿州刺史,后升迁为检校左仆射。升迁之速,诸将无以伦比者。
梁晋大战期间,晋军进攻邢州、洺州,以救幽州。
葛从周直追击到青山口,杀敌五千,俘获大将王合郎、杨师悦等,获战马千匹。
唐僖宗因此诏授葛从周检校太保兼徐州两使留后,旋即任兖州节度使,其职位已可与朱温并肩,只差一个王爵而已。
朱温去长安对付李茂贞时,平卢节度使王师范趁机派部将刘鄩攻占兖州。
刘鄩甚有智谋,先派奸细扮成卖油小贩,到兖州城里侦察虚实。细作入城细查之下,见有水洞可以出入,遂回营禀报。
刘鄩于是选会水军士五百人,令从水洞泅渡而进,趁夜斩关落锁,遂攻占兖州城。
梁军残败人马急西入关中,报与主公。
因兖州本是葛从周辖地,故此朱温命其回军击退刘鄩,以收回兖州。
葛从周于是兼程回军,命将兖州城围困起来。刘鄩善待葛从周母亲及妻子眷属,闻报葛从周包围兖州,遂亲将其母搀上城墙,母子见面对话。
葛母谓其子道:刘鄩善待我家,我儿休与其为敌可也。
葛从周见状左右为难,哭着收兵回营。城内军民见故主返回,有的便欲投降献城。刘鄩遂将老弱妇人皆放出城去,节度副使王彦温亦带随从越城而出,复奔葛从周大营。
刘鄩又派数千骑兵在后假作追赶,却不急追。
城外大营哨兵看得清楚,急忙报入大帐。
葛从周此时心慌失智,便传令道:此必是王彦温欲来诈降,引敌人精骑来赚我大营也。一律射杀,不许其靠近营栅。
副将得令,便引数百弓弩手列于营门之外,冲王彦温放箭,阻其前行。
王彦温一心要回本阵,丝毫不加防备,身上早就中了数十支箭,连人带马栽倒地下,眼见得是不能活了。
平卢五千骑兵见此,也不来攻,自回军城内,再复扯起吊桥,紧守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