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星商号。
这是宁卓给商号铺子重新取的名字。
她很忙,当五星商号和官府对接起来后,赤在青海城的发展,迅速膨胀,并且以青海城外为原点,迅速的普及了整个西海都护,每个城池中,都有五星商号的牌子。
自然,再也没有时间和闲情逸致,炖鸡煲汤了。
孔惠元也忙了起来,整日也见不到人。
第一所囊括了小学,中学的民学学校,在青海城建立了起来。
民学拼音的迅速传播,倒推着汉语在青海城的普及,甚至城中很多招牌上不仅有汉文,有胡人文,同时也出现了民学拼音。
张楚新编纂的《百家姓》《三字经》配合上已于中原流传的《千字文》,可以说是让中原文化,润物细无声的浸入了这块汉人之前不曾所染指过的地方。
同时,张楚的《几何启蒙》《自然科学和算数》这些东西,全都汇编成册,丢给了孔惠元。
孔惠元白天上课,结束后便一头扎入张楚给他所设计的知识海洋中。
每天不亦乐乎。
裴行俭原本还想着跟着孔惠元一起学一学,师父所说的,他的真正学问,可当他对着几何启蒙研究了一下午后,就再也不提这事了。
城中的风气,随着各方面的推进,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就有很大的转变。
商铺越发的多了。
摊子越发的多了。
最最主要的,胡人商队,同样越发的繁盛起来。
西域诸国,突厥人,吐蕃人,栗特人,羌人,甚至,还出现了天竺人,波斯人··········
同时,城中的百姓,愈发多了,原本所空下来的房屋,短短的时间内,都快要不够安置那些游荡于城外的吐谷浑人回归。
张楚的计划是成功的,当城中百姓得到官府的推动和鼓励后,有第一批胆子大,敢闯敢干的妇女挑着商品走出了城门,并且换回来了丰厚的牛羊后,贸易连同着情感的传输,就开始以青海城为纽带,覆盖于周边。
而到了现在,青海城外的部落,若是还想以部落的形态维持,官府是同意的,不过,在张楚的策划下,各大部落的地方,都固定了下来。
按照中原村子,或者乡镇的模式,登记造册,收入户司。
青海城及其附近,联系越发紧密,似乎要成为一个整体。
而能走到这一步,除了上述这些措施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那就是张楚一手推动了青海城羊毛纺织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