蒯良却摇了摇头,说道:“将军此言差矣。曹操刚刚平定冀州,势力正盛,若向其求援,无异于引狼入室。孙坚虽然攻占江夏,但根基未稳,我军若贸然进攻,恐难取胜。不如先固守荆州其他城池,整顿军队,安抚百姓,待时机成熟,再图谋江夏不迟。”
刘表犹豫不决,一时拿不定主意。就在这时,刘备派遣的使者来到了襄阳。原来,刘备在荆州得知江夏被孙坚攻占后,担心江东势力进一步扩张,威胁到自己在荆州的利益,于是派遣使者前来,希望与刘表结盟,共同对抗孙坚和曹操。
刘表见刘备主动结盟,心中大喜,当即答应与刘备联手。双方约定,刘备率领麾下将士驻守荆州南部的新野等地,防备曹操南下;刘表则率领荆州大军驻守襄阳、江陵等地,防备江东军队西进。至此,荆州形成了刘表与刘备联手抗敌的局面。
而在邺城,曹操得知孙坚攻占江夏,刘表与刘备结盟的消息后,心中十分不满。他召集麾下谋士郭嘉、荀彧、贾诩等人,商议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孙坚小儿,竟敢在我平定冀州之际,攻占江夏,扩张势力,实在是胆大包天!刘表与刘备结盟,更是对我统一大业的巨大威胁。” 曹操坐在主位上,语气冰冷。
郭嘉上前说道:“主公,孙坚攻占江夏后,必然会进一步扩张势力,刘表与刘备结盟,也是为了自保。依属下之见,我军当先稳定冀州的局势,安抚百姓,整顿军队,同时派遣使者前往江东,试探孙坚的态度,若孙坚不识时务,再出兵讨伐不迟。”
荀彧也表示赞同:“奉孝所言极是。冀州刚刚平定,民心未稳,若此时贸然出兵江东,恐后方生变。不如先发展生产,增强国力,待时机成熟,再一举消灭江东、荆州等势力,完成统一大业。”
曹操思考片刻,点头说道:“二位先生所言有理。传令下去,任命袁熙为冀州别驾,负责安抚冀州百姓,整顿地方政务;夏侯渊率领五万大军驻守冀州边境,防备北方少数民族入侵;曹仁率领三万大军驻守许都,保卫中枢安全。同时,派遣使者前往江东,面见孙坚,劝其归顺朝廷,若其不肯,再做打算。”
使者很快来到江东吴郡,面见孙坚,传达了曹操的旨意。孙坚得知曹操劝自己归顺,不禁哈哈大笑:“曹操欺人太甚!我江东将士浴血奋战,才打下这片江山,岂能归顺于他?你回去告诉曹操,若他敢来侵犯江东,我孙坚定叫他有来无回!”
使者被孙坚的气势震慑,不敢多言,只得灰溜溜地返回邺城。曹操得知孙坚拒绝归顺,怒不可遏,当即下令:夏侯渊率领五万大军,从冀州南下,进攻江东的庐江郡;曹仁率领三万大军,从许都出发,进攻江东的九江郡;自己则亲率十万大军,坐镇许都,随时准备支援两路大军。
江东很快得知曹操大军来犯的消息,孙坚立即召集麾下文武,商议御敌之策。程普说道:“主公,曹操此次派遣两路大军进攻庐江和九江,来势汹汹,我军当分兵抵御。末将愿率领三万大军驻守庐江,抵御夏侯渊的军队;黄盖将军率领三万大军驻守九江,抵御曹仁的军队;主公则亲率四万大军,坐镇吴郡,作为两路大军的后援。”
黄盖也附和道:“程将军所言极是。庐江和九江是江东的门户,若有失,则江东危矣。末将愿死守九江,绝不让曹仁的军队前进一步!”
孙坚点头说道:“好!就依二位将军之计。程普、黄盖,你们二人务必守住庐江和九江,我会随时派遣援军支援你们。另外,派遣使者前往荆州,面见刘表和刘备,希望他们能出兵相助,共同对抗曹操。”
使者很快抵达襄阳,向刘表和刘备传达了孙坚的请求。刘表与刘备商议后,决定出兵相助。刘备率领两万大军,从新野出发,进攻曹操的许都南部,牵制曹操的兵力;刘表派遣蔡瑁率领三万大军,从江陵出发,进攻曹操的南阳郡,支援江东。
一时间,天下局势变得更加复杂。曹操的大军在庐江和九江与江东军队展开激战,夏侯渊率领的大军猛攻庐江,程普率领江东士兵顽强抵抗,双方死伤惨重,庐江城下尸横遍野。曹仁率领的大军进攻九江,黄盖凭借水师优势,在长江上与曹仁的军队展开水战,楼船相撞,火光冲天,江水被染成红色。
刘备率领的大军虽然人数不多,但作战勇猛,很快攻占了许都南部的几个小城池,威胁到许都的安全。曹操不得不从九江前线调回两万大军,抵御刘备的进攻。蔡瑁率领的荆州大军也顺利攻占了南阳郡的部分地区,牵制了曹操的兵力。
在各方势力的夹击下,曹操的大军逐渐陷入被动。夏侯渊在庐江久攻不下,粮草供应日益紧张,士兵士气低落;曹仁在九江也被黄盖的水师牵制,无法前进半步。曹操坐在许都的议事厅中,看着前线传来的战报,眉头紧锁,心中焦虑不已。
“主公,如今我军在庐江和九江陷入困境,刘备和刘表又在后方牵制,若再这样下去,我军恐难支撑。” 郭嘉忧心忡忡地说道。
曹操叹了口气,说道:“悔不该当初轻易出兵江东,如今陷入这般境地。奉孝,你有何良策可解当前之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