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F版本则是火力支援型,副武器是肩膀上的两座激光炮。
主武器是安装在其背部的重型离子炮,这是一种从巡洋舰粒子束武器进一步微型演化而成的新型武器。
开火时,SF超级机器人会先变形成一座炮台,进而让背后的武器可以在0度角跟80度角的范围进行范围瞄准。
确定目标后,重型离子炮会先用一股加速的电子将目标上空的大气“软化”并创造出高度带电的特殊电离环境。
当这个准备过程(全程准备时间可调,主要由攻击范围决定)完成后,粒子加速器发射出一高度集中的离子束对目标区域饱和轰击,目标区域将遭到类似小规模核聚变带来的热量和大量亚原子辐射的联合灭顶攻击。
攻击的即时效应非常恐怖,理论上之前软化后的带电空间都是它的有效杀伤距离。
在这个几千米至上百千米范围内的金属会被瞬间汽化,混凝土建筑造成严重伤害(因攻击对建筑内钢筋的影响),另外还有对生物体的致命伤害。
尽管这款武器非常厉害,但是它只适合在星球大气范围内使用,在太空环境的威力则大大降低,这跟它极其特殊的“软化”带电预作用有关。
如果目标上空没有类似蓝星大气之类的特殊环境,那么这款离子炮跟普通的粒子束武器并没有什么区别,而且因为能源供应、离子强度问题,它的攻击效果可能远小于舰载型粒子束武器。
超级机器人的最后一个类型是SC型,这是一个战场指挥官的角色,同时它也有负责跟后方的指挥部建立数据连接,保障子部队的通信能力等附加功能。。。
“旅长,3000名机器人步兵+100台超级机器人已经全部到达地面,一共分成了10个作战方队。
按照战术队形编组完成,你可以向SC超级机器人下达作战命令了!”
旁边参谋官说完后将连接核心机器人主机的数据终端递到了李长峰手里。
后者接过后核对了作战部队的作战模式,确认是模拟作战模式后,他输入了自己的授权密钥。
系统比对后数据终端马上激活了周围300公里范围内的实时空间地图,李长峰轻轻点击了意国的尼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