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死局

医武江湖 用之 2275 字 27天前

师父说道:“你小子干的哪件事我不清楚啊,孙悟空再厉害也逃不脱如来佛的手掌心,我给你说,你小子给王梦那姑娘应承下结婚生子后,她转身就告诉了她爷爷王发龙,这也是王发龙最后没有决定鱼死网破的原因,也是你和王梦那姑娘能轻飘飘拿走人家百分之四十的财产的原因,你以为王发龙是泥捏的吗?要不是王发龙的家族子嗣凋零,只剩下了王梦这唯一的独苗,他王发龙是绝对不会认输的,你以为我屡次放过王发龙是念旧情吗?错了,是因为王梦那姑娘也是你元贞师伯唯一的血脉,要是把王发龙逼急了,他一咬牙说不定就会来个鱼死网破、两败俱伤。看似是我们处处拿捏住了王发龙,岂不知王发龙也拿捏住了我们,前段时间王发龙之所以决定赌一把,就是认定了不管他做什么,我们都不可能彻底斩断他家族的血脉。活到他的那个岁数,什么钱啊、权啊之类的他都已经不在乎,他只在乎能不能将他家族的血脉延续下去,他已经将他家族最大的一笔财产转移到了国外,如果你跟王梦结婚生了儿子,并且儿子随了他老王家的姓,那这孩子十八岁后就能继承那一笔财富,不出两代人他老王家又是家族鼎盛,但如果王梦出了什么意外,或者在王梦三十岁时还没有结婚生子,那笔财富会雇佣无数的杀手前仆后继地来暗杀我们师门的所有人,不把我们师门所有人彻底杀光,那这个计划永不会终止。”

我问道:“王发龙转移到国外的钱有多少啊?”

师父伸出了一个手指。

我试探性地问道:“一个亿?”

师父说道:“对,就是一个亿,不过是美元。”

瞬间我感觉脑子被雷击了一下,一个亿的美元啊,那得雇佣多少杀手啊,我师门就是有一百个脑袋都不够他们杀的啊。

我大脑飞速运转,好一会后,我开口道:“王梦可以不用跟我结婚啊,他随便找个愿意给他倒插门的小白脸不就行了嘛。只要生出老王家的孩子了,那一个亿美元不就到手了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师父叹了一口气,说道:“这又得扯到你元贞师伯身上,王梦的母亲当初为了防止你元贞师伯一狠心把王梦也杀了,给王梦留下了一份关于古藏文明秘密的遗产,而这份遗产也在国外,只有王梦结婚生子,且孩子长到十八岁后,这份遗产才会解封为三,分别是王梦、她老公和她儿子的。但如果王梦一旦出事,那这份遗产就会彻底被销毁。你元贞师伯后半生一直留在藏地,他的徒弟们常年待在高原雪山,目的就是为了古藏文明,你觉得你元贞师伯会让王梦母亲的那份关于古藏文明秘密的遗产留流到外人手中吗?”

我想了一下,说道:“如果王梦跟外人结了婚生下老王家的孩子,那孩子十八岁时,他们不仅会得到一亿美元的财富,也会得到古藏文明的秘密,有了一亿美元,那根本就不用怕元贞师伯嘛,那遗物大概也不会交给元贞师伯。”

师父说道:“你元贞师伯的态度是哪个外人敢跟王梦结婚,那这男子和所生的孩子就都得死,而王发龙的态度是但凡断了他老王家的香火,那我们师门就得灭门,所以这是个死局。”

我问道:“这个古藏文明的秘密是什么啊?”

师父回道:“关于象雄文明。”

我问道:“象雄文明是什么啊?”

师父说道:“象雄文明是藏地的远古文明,被视为藏地文明的根源,也是苯教的源头,历史学者认为象雄文明存在的时间约为公元前四世纪到七世纪,但跟你元贞师伯一类的修行人则认为象雄文明得追溯到一万多年前,认为象雄文明中有真正超脱的法门,也有关于古人族和古神族的秘密。你元贞师伯们通过半生的研究,发现象雄文明并没有断绝,而是在雪山深处一个名为‘香巴拉’的神秘世界中所传承,这个神秘世界截止今天依旧存在于雪山深处。当年王梦的母亲被王梦的父亲带走时,王梦的母亲将你元贞师伯们所研究出的关于‘香巴拉’的所有资料都带走了,里面有一张图和一份经文,这是尼玛才让的一位师叔留给他们师门最宝贵的财富,尼玛才让的这位师叔是真正走进过‘香巴拉’这一神秘世界的人,后来这位师叔从‘香巴拉’出来后,当着元贞们所有人的面修成正果,他是截止目前唯一一个被所有跟元贞一样的修行人所承认的修成正果的人。”

我喝了一口茶,分析着师父的话,渐渐捋出了一条思路,说道:“这样说的话,如果我跟王梦结婚生子,那这局是不是就破了啊,元贞师伯拿走王梦母亲的遗物,我们拿走王梦爷爷的一亿美元,而他们老王家的香火也就延续下去了,是不是啊?”

师父点了点头,说道:“这也是你元贞师伯的意思,本来你元贞师伯的计划是将王梦的灵魂洗刷一遍,将王梦十几年的记忆彻底洗刷干净后带去藏地跟他的一个徒孙成婚生子,但你误打误撞地掺和进了他的计划中,而且你小子给元贞的印象还非常好,所以元贞改变了原来的计划,现在他可是认定了你做他的外孙女婿啊。”

我说道:“不对啊,不是师父你老人家让我把王梦带去藏地嘛,我可不是误打误撞进去的啊。”

师父说道:“从你跟王梦去鄂省那刻起,你就算是掺和进了元贞的计划中,如果你不是我们师门的人,王梦变疯的那天说不定你就被元贞的那几个徒孙给弄死了,是元贞及时改变了计划,但可怜王梦家的那个保姆,她是没逃脱被杀的命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