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也让两个孩子兴奋不已。一出楼洞,穿着崭新棉鞋的小脚就迫不及待地踩向路边那些残存的雪迹,发出“嘎吱嘎吱”的细微声响,在干净的雪面上留下一个个小巧玲珑的脚印。
“慢点跑!”大小姐紧跟在后面,生怕他们摔了。李乐跟上,很自然地牵起她的手,“没事,娃么,跑跑就是。”两人就这么在后面跟着娃。
小区里过年气氛浓,大红灯笼挂了起来,单元门上也贴了春联和福字。遇到的都是熟面孔。
“张姨,过年好!给您拜早了!”
“哎哟,小乐回来啦!过年好过年好!这是你媳妇儿和娃?真俊啊!这两个小娃,太喜兴了。”
“刘叔,买的啥,哟,大鲫鱼?”
“可不,这个头的,得赶早些,小乐啊,啥时候回来的?这两个是你娃?好家伙,跟你小时候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刘奶奶,晒太阳呢?新年好!”
“啊,我刚从燕京回来,你几天不跑车?”
李乐一路打着招呼,偶尔停下寒暄两句,大小姐跟在他身边,微笑着向这些陌生的邻居点头致意。
李笙和李椽被这个摸摸头,那个夸句“真俊”,俩孩子倒也不怕生,咧着嘴笑,偶尔瞧见好看的,面善的,还会跟着说“新年好!”
“你都认识?”
“没办法,都是一个单位的叔叔阿姨,看着你长大,你想不认识都难。连路过的狗都知道是谁家的。”
正说着,路边蹿过一只皮毛油亮的大黄狗,懒洋洋地溜达着。
李乐冲那狗喊了一嗓子,“嘿!你是亮子家的吧?大过年的瞎跑啥,赶紧回家去!”
那大黄狗停住脚步,掀开眼皮瞥了李乐一眼,打了个大大的哈欠,然后一屁股蹲坐在路边,压根没理他。
“噗!”大小姐大笑着,挽住他的胳膊,“它好像不,给你面子啊?”
“哎呀,年纪大了,脾气也见长。”李乐悻悻道。
说笑间就走到昨晚下车的路口,拦了辆出租。
车里开着暖气,收音机放着财神到,俩孩子好奇地扒着车窗往外看。
小主,
李笙指着路边的糖葫芦摊,“红果果!妈,红果果!”李椽则对一辆三蹦子更感兴趣,小手指着,“蹦蹦蹦~~~”
到了兴庆路干休所,一进那个熟悉的小院,俩孩子就像脱缰的小马驹,撒开腿就往屋里跑,清脆的童音喊着,“奶奶!爷爷!老奶奶!”
李乐和大小姐刚要跟着进去,厨房门帘一挑,系着围裙、手上还沾着面粉的李晋乔给拦下了。
“咋?”
“你说啥?”老李把身上那条旧围裙解下来塞他怀里,“来得正好!赶紧的,中午简单吃点,臊子面。你炒臊子,我揉面扯面。”
得,又是这套。李乐看着手里的围裙,认命地叹了口气,“行吧,厨子的命。”
“我去看我大孙儿孙女,你麻利点,一会儿我来扯面。”
李晋乔拍拍手上的面粉,转身就乐呵呵地进屋了,隔着门都能听见他洪亮的笑声,“哎哟我的大孙孙哟,让爷爷抱抱.....呀这小帽子真好看,谁给你织的啊.....”
李乐摇摇头,把棉服脱下来,递给一旁看乐子的大小姐,系上围裙,走进厨房。
洗手,洗菜,拿起菜刀一阵叮叮哐哐,又拿起一块肥瘦相间的羊肉,刀起刀落,切成均匀的肉臊,热锅凉油,下肉煸炒.....动作带着不会只用剪刀的厨师的一气呵成。
正往锅里加羊肉汤,李晋乔挽着袖子进来,瞧见儿子依旧那么利落的动作,满意地点点头,调侃道,“嗯,不错,博士里面最会做菜的,厨子里面最会读书的。”
李乐拿起着长勺搅和,闻言头也没回,“噫~~~留守儿童早当家不是?”
“扯淡!”
“哎呦!”
“又打脑壳,会变笨的。”
“你笨,粘上毛你就是个猴。”
“得得得,”您还是看看您的面醒好了没。”
“好了,这就扯。”李晋乔洗洗手,拿起案板擦着,状似随意地问,“说好了?初二一早就走?不能再多待两天?过了初五再走呗。”
李乐手下没停,擤了擤鼻子,“我也想啊爸。可人家英吉利那边不过春节,我这已经晚了一星期开学了,再晚几天回去,签证时间都不够用了。”
“嗯,”老李沉默了一下,拿起面团开始用力揉搓,“行吧,学业要紧。熬过这两年,就好了。”
面团在他手里仿佛有了生命,被揉捏、摔打、拉伸。
李乐扭过头,“爸,你那边也没说,啥时候能回燕京?”
“啥时候?估计......算了,到时候再说。”
李乐想了想,点点头,转了话题,“晚上您有啥想吃的么?我看冰箱里东西不少。”
“你妈早列好单子了,一会儿你瞅瞅。年年都是那些,鱼肯定得有,鸡、肘子、几大碗里的几个肉菜......对了,你老丈人今天一早让人送来一箱海鲜,怎么弄?”
“在哪儿呢?”
“冰箱,那一层。”
李乐拉开冰箱瞅了眼,“油焖大虾吧,孩子也能吃。海参,葱烧?鲍鱼,捞饭?”李乐一边琢磨一边说,“还有几只波龙,不行我给煮......”
正说着,李乐屁股兜里的手机响了。
擦擦手,看了眼号码,接通,“喂?嗯,哦,嗯嗯,知道了,谢谢。”
等李乐挂了电话,老李问了句,“谁啊?拜年的?”
李乐左右瞅瞅,凑到老李身边,嘀咕了几句。
李晋乔动作一顿,扭过头,眼睛亮了一下,随即笑起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