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4章 一次线上实操和观察

电话那头的李乐似乎组织了一下更为精准的语言,“一个人的社会生命,依靠的是什么?声誉,关系网,信用标签,这些对一个处在虚拟社会里的人,更像是空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如今,这些空气的塑造,已经越来越多地被放到了网线上。一个小小的论坛账号,一篇精心设计的帖子,就能像丢进汉江的一块明矾,把原本浑浊的现实真相慢慢沉淀、凝形,最终清晰得让所有人无法视而不见。”

似乎察觉到大小姐的疑惑,李乐举了个栗子,“想想新罗酒店的声誉管理。一个客人在博客上抱怨服务不好,如果置之不理,被其他论坛转载,引来更多附和,哪怕只有几十条评论,是不是就可能影响潜在客户的选择?”

“虚拟空间里的坏名声,最终会转化成现实里流失的订单和真金白银的损失。”

“当一个人靠现实里精心编织的好名声和完美人设吃饭。那我们,就把他这套赖以生存的人设,放到虚拟空间这个放大镜兼搅拌机里,彻底打碎、曝光、发酵,让他在现实里无处遁形,成为人人避之不及的污染物。”

“这就是社会学里讲的拟像和现实建构了。网络世界不是现实的镜子,它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现实塑造力量,而对越来越多的人,网络是获取信息、建立认知、甚至寻求情感共鸣的主要场域。。”

听到这,大小姐的呼吸微不可察地滞了一下。

汉江、水泥桶....这些处理方式的冰冷字眼还留在脑海里,但李乐这个水银、明矾的比喻,显得既温和又带着更深的寒意。

几乎是立刻就明白了李乐的方向,但这方向太陌生,而更迫切的是方法,“具体点呢?

李乐的声音沉静下来,却分明裹着刀刃的锋芒。

“郑宇哲这种人,最怕什么?不是拳头,不是刀枪,是曝光,是名声扫地。他的骗术,他的立足之本,就是那层精心涂抹在脸上的体面油彩。”

“一旦这层油彩在虚拟世界里被剥开,在尹熙赖以生存的信息圈层里被反复涂抹、放大,成为她避无可避的热点和共识,那么,这虚拟的浪潮,就会像海啸一样,把他精心构筑的现实小堡垒,冲得片瓦不留。”

“你的意思是.....”大小姐敏锐地捕捉到了方向。

“意思就是,不用我们拎着棒子去汉江边堵人,动用那些,嗯,传统手段。”李乐顿了顿,“我们可以就在这个‘虚拟空间’里,搭个台子,让郑宇哲自己上台唱一出现形记。”

“而让尹熙在台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自己看个真切。这叫引导式真相探索,最终目标是让一个人社会性死亡。”

“说得玄乎,具体怎么搭这个台子?”大小姐追问,商业头脑让她本能地寻求可执行的方案。

“分几步,核心就是让尹熙自己成为真相的探索者,而不是我们硬塞给她一个答案。”李乐语速不快,带着几分思考。

“首先,撒网,埋下疑问的种子。尹熙不是爱玩Blog,论坛,线上聊天么?那我们就从这里入手,需要车俊哲那两人在深水区的配合。”

“让车俊哲用一些完全匿名、查不到源头的小号,在尹熙经常逛论坛里,放出几情感避雷指南。”

“题目就叫《如何警惕精致利己主义绅士》、《打着真爱幌子的新型校园感情骗局》等等,题目要起得有共鸣,内容绝口不提郑宇哲的名字,但要像拼图一样,把他最核心的特征打散了放进去。”

“打散?”

“是的,比如,精准描述郑宇哲这类人的核心特征和行为模式。名校留学生,身份家境优渥,初期暖男形象,刻意营造共同语言,强调纯粹爱情,对抗世俗阻碍和家族干涉。”

“社交圈广泛但核心女性朋友更换频繁,目的明确指向引导女方投资或借款,模式是速战速决拿钱后冷暴力或消失。”

大小姐倒是抓住了关键,“特征都对得上,但不说名字,地点也模糊处理?”

“这叫信息碎片化,控制传播范围,只在这些特定的小圈子里小范围发酵,避免过早惊动郑宇哲本人。”

“核心是留白和指向性,模糊提及南高丽有多位家境优渥的女孩为其付出过高额情感投资,用于其声称的创业、家庭突发危机等等,最后或失踪或冷暴力分手,留下巨大经济和情感创伤。”

“这就像在尹熙脑子里先埋下一根刺。但刺不够深,她可能会自我怀疑或者找借口。怎么让这根刺扎下去?那第二步呢?疑心起来,她可能直接去质问,也可能憋在心里。”

“这就是第二步,制造吃瓜热点,引导深挖。”李乐压低了声音,“等第一步的种子埋下去,稍微发酵一段时间,就在影响力更大但相对封闭的平台点把小火。内容要升级。这次,让受害者现身说法。”

李乐又强调,“匿名,身份是曾经的受害者之一,在更热门的评论区发个爆料帖。依然不点郑宇哲的真名,但这次要提供非常具体的挖料线索。”

“爆料什么?”大小姐追问,身体不自觉地坐直了。

“核心爆料包括:教育系留学生、江南区出身、父母职业、高中名称、个人爱好、特定时间点、被骗的关键手法词。再加一条重磅线索:提到他身边的一些狐朋狗友,比如,朴在勋?”

小主,

“诉求就是提醒姐妹们擦亮眼,希望人渣曝光,呼吁其他潜在受害者站出来。帖子发出去,可以再安排点水军,在下面引导评论方向带带节奏。”

李乐捏着嗓子,用南高丽话模仿着女生说话,“天啊,这描述太具体了!感觉就是XX的那个谁吧?求深扒!有没有人知道名字?那个朴XX也不是好东西,诸如此类。”

大小姐渐渐明白了李乐的思路,“你是说,营造一种越挖越有内幕、呼之欲出的氛围,鼓励网民自发去探寻?”

“当然,这种指向性极强的线索丢出来,就像往池塘里扔了块石头,漪漪会自己扩散。我们要的就是这种效果,让话题在一个圈子里保持一定的热度,形成一个小范围的舆论场。热度要够引起尹熙的深度警觉,但又不能高到离谱。”

“这就是我们想要的效果,虚拟空间成功触发了现实的探索行为。”

大小姐先是了然,后是疑问,“然后,是要让这些线索,像一串拼图碎片,精准地摆到尹熙面前?让她自己去拼凑?但我们怎么确保这些碎片最终拼成尹熙脑中那张清晰的图像?”

“水到渠成自然会拼,” 李乐回道,“ 当那些模糊线索出现在尹熙常逛的网络空间,甚至在她耳边若有似无地响起时,她如果真上心了,一定会本能地去做两件事,网络回溯搜索和现实试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