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战场上常见的策略,一旦成功地斩杀了敌方将领的首级,或者砍倒了他们的军旗,敌军的士气往往会一落千丈。此时,只需要登上高处,高声呼喊一句“投降者免死”,就如同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一样,会引发一连串的连锁反应,成群结队的敌人会纷纷跪地投降。
事实果然如此,战场上残存的金兵们,其实内心早已不想继续战斗下去了。他们只是因为无法看清局势,或者是被明军迅猛的攻势打得晕头转向,还来不及做出反应,就已经陷入了腹背受敌的困境,连寨门都被攻破了。
当他们亲眼目睹自己一方的主将李友的首级时,这些原本稀里糊涂的金兵们,终于如梦初醒,认清了残酷的现实。只听得“哐当”一声,一名小队官毫不犹豫地扔下了手中紧握的长刀,然后双膝跪地,高声呼喊:“我等愿降!”
这一声呼喊仿佛是一个信号,随着它的响起,原本还在犹豫不决的金兵们,就像决堤的洪水一般,呼啦啦地跪倒了一大片,再也没有一个人愿意负隅顽抗了。
吴三桂面无表情地将敌将李友的首级像扔垃圾一样随手扔给了自己的亲兵,仿佛这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他冷漠地说道:“爷不需要这功劳,赏给你了。自个儿去经历那里登记功劳吧!”
亲兵见状,如获至宝般地捧起首级,满脸喜色,激动得几乎要跳起来。他连忙半跪下来,向吴三桂叩头谢恩,口中高呼:“小的谢大人恩赏!大人公侯万代!”
吴三桂听了亲兵的话,突然哈哈大笑起来,笑声在战场上回荡。他用手中的马鞭指着亲兵,调侃道:“哈哈哈哈,我若公侯万代,待天下大定,你可愿还做我的常随?”
亲兵毫不犹豫地回答道:“小人是大人的家丁,待天下大定,小人还是愿意做大人的家丁!”他的声音坚定而响亮,显然对吴三桂忠心耿耿。
吴三桂对亲兵的回答非常满意,他点点头,微笑着说:“好!夏国相!你的话我记着了!”说完,他从怀中掏出怀表,看了一下时间。
仅仅一个半小时,也就是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自己的人马就如秋风扫落叶般迅速地打下了青石堡这个盖州的制高点,成功地控制了辽阳到盖州的陆路通道。这个战果让吴三桂感到十分满意,他相信这场战役的胜利已经近在咫尺。
果然,没过多久,夏国相就急匆匆地跑过来向吴三桂禀报战果。他兴奋地说道:“启禀大人,我方大获全胜!斩杀敌将李友,金兵死百余人,降两百余人,我方仅战死十八人!”
吴三桂仔细地计算着战损比,心中不禁有些隐隐作痛。毕竟这十八人可都是身经百战的精锐战士啊!而金兵之所以会死伤如此惨重,完全是因为双方杀红了眼,根本来不及收手。通常情况下,当死亡率达到一成时,大多数军队都会选择投降,以避免更多的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