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这样,也不能改变科举制有它独有的优势,嬴骜也不可能因为这个,从而抵制科举制的推行。他能做的,就是做到尽量的公平,那就是让所有人的起点能有一个公平的起点。至于其他的,嬴骜也是无可奈何,毕竟,几千年的规则魔咒,没有一个人能打破那个魔咒。
所以嬴骜意识到,想大部分制止不公平的存在,那就必须建立一套独立的监察机制,严查考试作弊行为,同时保障寒门学子的上升通道,才能打破世家大族的垄断,让真正有才华的人脱颖而出,确保将来的科举不被私利所左右。
想到这,他坐在案己前,想了很久。这才拿起毛笔,挥毫泼墨,亲手撰写了《科举监察令》。
监察令上,明确规定考官的选拔需要由三公联合署名,试题必须密封誊录,阅卷过程要严格回避。
如果查出来有舞弊,那么不好意思。九族四代不得以任何形式入仕。也就是说,什么改变身份啦,举荐啦,科考啦,等等方式都不可以。
如果谁想头铁的去科举舞弊,那么,九族不会消消乐,九族会把你全家消消乐。这样既不会了当政者的手,更是让科考的人心里好好想明白,他们有必要用四代子孙的未来,用家族的未来,去赌这个是否成功的机会。
同时,他还写了一份奏折,那就是请他爹嬴政,在各地设立学田,用以资助那些贫寒学子读书应试。
为了防止地方豪强从中阻挠,他甚至奏折上写到,可以秘密联系骊山刑徒中那些通晓经典的有识之士,允许他们通过科举考试,真心为大秦效力,从而改变他们的命运。
嬴骜深知,这场变革如同逆水行舟,必须以铁腕手段保护初心,才能确保制度不被权贵阶层所利用。
他更明白,仅凭这一份监察令,其并不容易那么快就撼动世家大族的根基,但是,这份监察令就是世家大族头上的紧箍咒。让他们想动手前都得好好想想后果。
嬴骜清楚,这些,都必须逐步推进,慢慢破除积弊。于是,他让小黑连夜抄写两份份《科举监察令》,一份先放在宣室殿,等他爹明早起来用膳的时候,给他爹瞅一眼,一份送往政事堂交给老师李斯,而原件就留在自己的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