郕王府的书房里,朱祁钰看着送来的新战报,内容是关于大宁府的。
刘安在奏折中说,草原上的战士确实勇敢,没有重武器帮忙,他们一路攻城占地。
自从在独石口整顿之后,他们直奔大宁府。
原本就打算投降的朵颜卫守军,现在更是吓得魂飞魄散。
瓦剌在土木堡打赢后,他们就投靠了瓦剌,否则瓦剌怎么那么快打到居庸关?
他们以为这次再向朝廷示好,朝廷还会收留他们,给他们赏赐。
如果换作景泰帝,真的会这么做,结果后来 下令停止抚恤和赏赐,朵颜各部全都倒向敌人。
朱祁钰看完战报,二月虽然天气还冷,但已经是春耕和草原草芽冒头的时候了。
春天围住他们的田地,夏天吃掉他们的粮仓,秋天抢走他们的庄稼,冬天挖出他们藏的东西,用强大的武力动摇他们的根基。
至于后面那句“以广文安其嗣”,朱祁钰没有选择安抚首领的后代,而是反过来,招降那些愿意归顺的百姓和士兵。
大明还没完蛋,只要策略对了,完全能吞并朵颜卫,免得这些人一直摇摆不定。
放下战报,目前来看,刘安这边还没有遇到太强的抵抗,就等着看大宁府的结果了。
揉了揉眼睛,朱祁钰又喝了一口水。
从早上到中午一直在看奏折,伸个懒腰,骨头都发出咯吱声。
这样下去,身体迟早撑不住。
“陛下可要保重身体。”
旁边的兴安听到声音,轻声说道。
越是志向远大的君主,身体越差,越努力反而越短命。
繁重的工作已经是个问题,再加上宫里勾心斗角、情绪起伏大,脑溢血也不是不可能。
“我知道。”
朱祁钰挥挥手,站起身来,活动一下四肢,发出舒服的声音:“嗯~开春是不是要举行春耕祭祀?安排得怎么样了?”
“按照陛下吩咐,召集了学士,成立了典礼局,专门负责以后的祭祀礼仪。另外,外事部取代了原来的礼部,负责对外交往事务。”
兴安举一反三,把朱祁钰可能接下来问的问题也说了出来。
实际上,真正拆分的是鸿胪寺和礼部。
不过现在外事部不再处理国内宾客宴请和祭祀典礼这类事务,由鸿胪寺和典礼局全权负责。其中,凡是涉及对外的接待和典礼,就由典礼局来办。
相比之下,六部中的礼部职能被细化,变成了外事部之后,才真正成为一个外交部门。
因此,外事部的尚书,正式改称为外务尚书。
不管怎样,现在礼部已经冷冷清清,没人了,反倒成了最好的去处。
这样一来,皇帝身上的那些繁文缛节也少了不少。
“好,继续盯着,卢忠在辽东那边怎么样了?”
朱祁钰想起了这位锦衣卫的指挥使。
为了将来在辽东发展,卢忠亲自去了那边,亲身感受那里的寒冷,以免因为自己在京城而做出错误的决定。
“目前一切顺利,似乎招揽了不少女真人,但辽东的环境,陛下也是清楚的。”
兴安对卢忠的勇敢和果断很是佩服。
之前几任指挥使都撑不下去,但卢忠却始终没有松懈,反而更加积极。
当然,这也是因为缉事厂接手了锦衣卫的一部分任务,否则圣人也不会让指挥使随便离开京城。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