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1章 脱贫这条路很难

青柳茶舍提出的手绳手链制作项目简直就是为那些想要脱贫却有心无力的贫苦户量身定做的!

原先河市的政府也不是没有想过要往各个乡镇引入类似的手工产业。

可问题是,大部分手工作坊给的工价都十分低廉。

比如一张藤椅,卖价四五十元,但给工人的手工价只有五元。

很多人做好一张藤椅需要将近两小时,那就相当于一个小时的工价只有三元左右。

这个收入显然是不正常的。

很多贫困户一开始还会积极响应,想着三元也是钱。

一天下来好歹能挣个二三十元。

但想象很美好,现实很残酷。

随着时间的推移,物价的飞涨,大家也越来越有心无力。

作坊里的椅子卖价涨了,从原本的四五十涨到了五六十,甚至六七十。

但给工人的工钱还是原封不动。

所有东西都涨价了,唯独自己到手的钱没涨。

不仅没涨,遇到一些黑心一点的作坊,甚至还会变相压价。

他们将藤椅的花样复杂化,从而提高藤椅的卖价。

但给工人的价格还是跟原先一样,分文不涨。

如此一来,原本一两个小时可以做好的藤椅后来需要两三个小时。

到手的钱非但没增多,反而减少。

在这诸多因素下,哪怕是生活无望的苦难人也咬着牙放弃了这一份进项。

好在,现在不一样了。

现在他们终于可以迎来了真正的曙光。

六元的手绳虽然价格也不高,但比起先前政府牵线的那些手工产品简直不要太良心。

包渊下午开会的时候,把事情具体分析一番,众人都跟着心潮澎湃起来。

有人道:“要是一个小时真能赚六元的话,那稍微努力努力,一天挣个四五十也不是没有可能。”

“老年人可能有些难,但整个二三十不是问题。”

“对,不管怎样,这都是一件大好事!”

“韦书记那边怎么说?”

“他自然是极力赞成的。”包渊道。

对于李青峰的事情,韦书记就没有不说好的。

这一点大家心里都是有数的。

这事基本上就这么确定下来了。

李青峰本人不担这个名声,而是把名声给了青柳茶舍跟东来大饭店。

他不要名声,自然也不过多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