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流逝,那方木茧内孕育的气机愈发浓郁强盛,草木生机生显苍郁,更是引得寰宇陡然异动。
只听见一道浩瀚道音自天穹传来,旋即便见天幕骤然昏暗无光,尽显苍郁朽绿之色,天地间的草木气机也随之迅猛浓郁,促使得山中草木拔高生长,就连那些枯萎的草木,也被新生的嫩芽所绞杀,化作其中肥料。
但诡异的是,这些新长出来的草木萌芽并非翠绿,反倒褐黑一片,模样也扁平低矮,就好似阴暗潮湿角落长出来的草木。
望见这一幕,远处的周修武等人不由凝重了起来。
原因无他,这其中异象,同碧生显翠的【茵木】浑然不符,显然是木道所属的其他道则,而且还是极其偏向阴性的道则。
“是木藤根理性有变?还是文瑾道途偏移?”
虽然周文瑾修的是《青苍茵木经》,但他们都知道,其以木藤根代替道参,早就不是功法所限道途了,真正修了什么道则,全然是看木藤根理性,而非那已空有其表、不在钻研的法门。
这一点,从其所创的《长木叩明》也能看出一些端倪,钻研并非【茵木】,而是完全异于正统的灵植代参修途。
望着愈发暗沉墨绿的天穹,农公心中忧色也是越来越重,却又不知说什么。
毕竟,求道乃修士心之所往,尤其是道途就在眼前,又有谁能抗拒,这时候要是阻其求证,那真就是同断道无疑。
而在大榕山深处,天狐王盘踞其中,清风吹拂山岗,将周文瑾情况望得一清二楚,更注视着异象翻涌浮现的浩瀚天穹。
天狐族困缚这山中,需要向外自救,暗道如此,宇道如此,其他无主道途自然也是如此。
而周文瑾的灵植合修秘法,就极其入祂的眼,倘若其最终求证的是【乙木】、【木德】两则道途,那它们天狐一族未尝不能据暗冥古树效仿,这样就算暗道走不成,也能多一条生路。
但要是其他木道果位所属,那自然就只能舍弃,避而远之。
“乙木为各族共争道途,我天狐族潜修还好,若是去争高,注定是飞蛾扑火;而要是为【木德】一道,那倒可暂为喘息延续之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