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蕖悄声打听:“皇上大婚选定的是哪家的女子?”
其实之前早有风声,是定了孙荣家的幺女。
芙蕖故意这么一问,老板娘嚷嚷道:“朝中新贵,孙大人家的女儿,已经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老板娘的嗓门实在太大,惹了一堆人过来凑热闹。
接下来,不用芙蕖追问,自然有嘴巴替她问替她说,七嘴八舌。
老板娘便说起了自己所知道的:“当然是一段佳话啦,年关下,皇上前几日理顺了朝堂,亲自到寺中祈福,巧了正遇见在城郊外施粥的孙小姐,咱们少年天子正是年轻气盛的时候,孙家姑娘大家闺秀举止娴雅,老天爷都觉得是良配,天作之合。”
这消息又不知是谁散出来的。
施粥?
一没天灾,二没人祸,两河两淮这几年都是风调雨顺的富庶时候,城里城外,要饭的都不大见了,施粥是施给谁啊?
老板娘那正说到这事:“孙姑娘在城郊外搭的粥棚啊,从腊月初八起,直到来年十五,都一直在,过年若有无家可归之人,也可到那儿去避难,咱们将来有国母如此,是百姓之幸。”
芙蕖喝完这碗粥,撂下一个铜板,打听了那粥棚所设的位置,忽然改变了主意,牵了马掉头往京郊去。
在这米比盐都便宜的年头,她倒要去看看施的是什么粥。
花了小半日的时间,找到了那个粥棚,芙蕖凑近了一看,乐了。
粥棚外面当真是聚了不少人,排着队拿着碗等吃粥。
他们身上穿的衣裳是没有任何磨损的棉布袍子,他们手里拿的碗是上等瓷窑里出的货,再素净的花纹,也盖不住那均匀的釉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