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慈随着年岁的渐长,慢慢的通晓其中的道理。
十七岁之后,他再也没叨扰过空禅寺。
谢慈是个唯心是从的人,敢就是敢,不敢就是不敢。他心下翻滚,最后竟然真没有回头去看。他的脸侧了过去,黯淡的油灯切过他的耳廓,他有一半的面容都藏在黑暗中,只在明暗交界处试探了一下,便有回到了那片昏沉沉的地方。
他双手合十,对空禅师住持师太道:“在下今日并非有意叨扰,只是途经山下,感觉有异样,故而前来一探究竟。还请住持据实相告,此地到底发生何事?”
住持静慧盘坐在杂草上,对他道:“事情要从四个月前说起,简直是飞来横祸啊!”
静慧大师沧桑的叹息,将事情的始末原本的讲给了谢慈听。
"四个月前,寺中迎了一位女客,说是厌倦了尘世想剃度出家,贫尼亲自去见了那位女施主,却见她双目并不清明,欲念缠身难以割舍,于是便婉言拒了她的请求。可自此以后,那女施主日日到山门前跪拜恳求,惹得寺里上下心中不忍。她说自己死了丈夫又落了孩子,无家可归,出家人以慈悲为怀,见她着实狼狈,于是便接她进寺中暂住。"
谢慈想起了上山路上,车夫提起过的那女人。
倒是能与静慧所说对上,猜测应该是同一人。
静慧住持道:“谁料此举竟是引狼入室,那女子并非善类。”
谢慈:“此话怎样,请师太详说。”
静慧说:“她在寺中住的前几日,处处殷勤,佛前念经,后山扫洒,有时还会到厨房帮忙。空禅寺向来自给自足,不会拒绝这样一位善良的避难女子。那女子在寺中摸熟悉了,寻了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在锅中投了药,放倒了所有人。我等从昏迷中正眼,便身处在井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