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页

美人掌欢 照城 1069 字 2024-01-03

“我读过谈杰的文章,他的才学、天赋,远在你我二人之上。我们就不是一路人,以后再想见他,估计要上金銮宝殿了。我们走吧,再试试其他几家,总是会有希望的。”

谈杰随其他几位学子一同入内。他是里面年纪最小的,但行事做派却不是。

其他人落座时还会犹犹豫豫,左顾右盼。

而他则是站如松,行如松。

周兆方才看过了谈杰的行卷。

读书人行卷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十分谄媚,文章字里行间全是阿谀奉承。

这样的文章有的正拍人马腿上了,气味相投,便十分喜欢,如如果马匹拍歪了,便不仅觉得此人没有什么真才实学,还连文人该有的风骨都没有。

第二类则是标新立异,时下人追捧的潮流,那一定是坏的错的,大部分人抵制厌恶的,那一定是好的香的。

有人为了吸引官员的注意力,便会在文章中骂天骂地,大骂大晋如今如何世风日下,官场如何腐败,科举考试八股文僵化行卷成风,如何从根上断了大晋的治国良才的上升通道。

这类文章若骂得好,也有人会觉得这是个敢说实话的汉子,决定重用。但也可能觉得这就是博出位的小丑,只会无端谩骂。

总之,这两类文章写得好都会被欣赏,写得不好则会被扔进废纸篓里。

但周兆却被这么一篇文章吸引了注意力。

这名学子在文章中阐述了他对科举考试的思考,科举考试的确存在某些弊端,但却是大晋如今所能采用的最好的选拔人才的方式,并且给了寒门子弟入场做官的机会。

这篇文章乍一看,调并不高,甚至不显山露水。但细读之下,便能品出其中的思考深度,客观,冷静。

周兆再一看落款,竟然是谈杰,谈宝璐那个今年刚虚岁十岁的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