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公右耳听不见,声量不能控制,总是忽高忽低。
他招着手,呼唤的是外婆的名字。
外婆名字是“惊春”,她父亲取的。
因为生在立春时令,父姓为“莫”,便取名为“莫惊春”。
郢城南县人前后鼻韵母不分,所以莫惊春做了大半辈子的“莫金春”。
关枝华也生在春天,外公取的则是弘一法师“华枝春满,天心月圆”里的“华枝”二字。只是调了个顺序,为和舅舅的“之遥”相和谐,唤起来更相配。
外公和外婆本是大学同学。只不过外婆念到大三时,因家里父亲的关系,她被校方强制退了学。
外公再寻到她时,她正坐在破角胡同里,糊着纸灯笼。
她两手红肿,不知是被那灯笼红纸染的色,还是给这三九天冻的。
反正只见她双手瑟缩地往身后藏,不愿让昔日同窗见这窘状。
外公并未多言,慌乱地找出两册书,塞到她怀里,说:“你前些日子说想看的…你拿去看…”
未等外婆作出反应,外公就已转身跑了。
自那次后,外公间隔几日就会跑那儿一趟,挂着收书的名号,却总是又硬借出一两册。
来去匆匆,不作停留。
只是一日,两人换书时,指尖相擦,多停了几秒。
两人皆红了脸,外公转身欲走时,外婆叫住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