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冽的北风呼呼的刮着, 夹裹着雪花,呼啸大地。

余慧裹紧身上厚实的棉袍,哈出两口白气,搓了搓冰冷僵硬的手,不由颠了颠身后背着的背篓加快了脚步。

自打清河沦陷以来, 他们家里的日子就过的紧巴, 吃, 吃不好, 睡,睡不好,日日夜夜惊忧害怕的,姑姑跟小表妹还有姑父, 人那是眼看着一天天的瘦弱下来, 而他们唯一进补的补品, 就只靠着自己手里的那点干枣子。

先不说一样东西吃多了总归腻,就只说营养成分那也不均衡。

眼看着年关了, 虽说乱世, 可想到亲人们的身体, 余慧就于心不忍。

常言道, 有钱没钱都要过年不是, 姑父入营没空,姑姑表妹瘦弱不能,那就只有自己出马了。

这不,余慧背着姑姑,早早的摸出门,出城进到城郊的大山窜了一整日,仗着艺高人胆大,收获了五只兔子一只麋子,眼看着天色渐暗,余慧把大家伙藏在空间,背篓里丢了两只兔子就匆匆往家赶。

一路马不停蹄的下山,城池就在前方。

自己身为军眷,还身负医术,自有优容,凭着令牌可自由进出,然,从各处逃难到此的百姓却不一样。

整个北地老早被洗劫了一遍,不说金银细软,便是粮食,也大多被敌军收刮充作军粮,可以说,在他们夺取顺天的时候,城内除了留守的敌军那真是十室九空……

这样的情况下,不要说救济接纳流离失所的百姓,便是军粮,那也有些力不从心。

危机之下,顺天府都自然戒严,没法接纳所有来投难民入城,不过大家也没有眼睁睁看着百姓去死的道理,闲王便应下诸位臣公的提议,每日在城内城外支起大锅放粥,维持难民的生机。

然而人太多了,从四面八方涌来的难民一日比一日多。

余慧穿行过密集的难民人流,艰难的进入城内,城内的情况也没有多好,这让她不由的担心上了。

说来他们也没有坐以待毙,蔡大人、单将军等官员自有决断,前些日子,为求活路,蔡大人他们提议,效仿敌军以战养战,休整兵力阶梯式出击,坠在敌军后方杀敌,伺机抢夺资源,救助百姓,收拢更多残兵。

然,此法子恐也不是长久之计。

一来京都城得位不正,自封德嘉帝的五皇子私心重,内乱他在行,抗敌却是软蛋,没有一点脑子的根本不配合他们来个前后夹击灭敌,得知闲王这边举动后干脆蛰伏不出,只想消耗闲王兵力;

二来高狗鞑靼联盟敌军也不是蠢的,他们也怕深入太过被断其后路,得知后方有变,自然要分兵来攻;

一时半会的,本来就够乱的中原土地越发生灵涂炭,杜禹辰他们这些带兵在外的将士也打的很是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