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康,王下设三公,分别是负责宗庙礼仪与皇族、宗室事务以及修史、监察百官的巫;掌一小部分兵权以及掌管军队事务的司兽;还有管理六卿的大司酒。其中大司酒与司兽被称为左右相,因可出征为将帅,也可入朝为宰相,时称“出将入相”。
而兵权在边关归属于诸侯王,在中央则归属于皇帝与司兽,大司酒连一个兵的兵权都没有。
姚百汌向来想让中央的兵权只归他一人,再佐以计策有力地牵制地方的兵权,此次姚炙儒叛乱、萧修平救兵来迟,姚百汌大概能以此为借口,误打误撞地如愿了。
温止寒脑子想着兵权归属,嘴里的话题却没有中断:“再加之此人心胸狭窄,此次在我之后才到的偃都,我知他是想倾轧我,但姚百汌约莫会想他是想太康亡国。”
“姚百汌疑他觊觎江山,但毕竟他不掌多少兵权,姚百汌尚能容他。但若是他要推姚斯涵上位,再将姚斯涵当做傀儡呢?你说姚百汌还能不能容他?他又怎么逃过杀身之祸?姚斯涵登基后,他起到的作用是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他外戚的身份并不是保命符。”
姚书会对温止寒一环扣一环的推理佩服得五体投地,也难怪对方年仅二十三就能身居如此高位。
“云舒心中,安排此次刺杀的是姚斯涵这一方的势力对么?”姚书会问。
温止寒点点头:“姚斯涵与姚钦铎都拉拢过我,我也明确表示,我不会站队,我只效忠于帝王。我想,杀掉我,比起姚钦铎,姚斯涵得到的好处会更多些。”
“何以见得?”
“在他们眼中,我是个很传统的人,也就是说他们认为我心中支持的是姚钦铎。如今王下三辅,司兽萧修平、巫子衿都有了各自的选择,但真正实权在握的,只有我。”
“如果他们能杀掉我,那就是除掉了一个不属于他们阵营的不确定因素,这是双方都能得到的好处。但姚钦铎此刻多做多错,我认为他与他的幕僚不会蠢到行这么一个险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