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里始终对苏艾没有清晰的描绘,这个女孩子淡的如烟,基本只存在于旁人的叙述和回忆之中,给所有人看见的一面都是温柔而快乐,仿佛没有可烦恼的——等等!这个是苏艾没错,她是哼着歌、轻轻松松走上来的,死亡于她像是赴一场美妙的约会,死的这个姑娘就是这样的人。
可是最先的剧本里,那个冷漠而对世界充满厌倦的人——那是苏艾的本性,还是说,那个其实是苏文?!
最初的设定之后,会不会死的就是苏文?没有冒名顶替一说?
陆潜一身冷汗下来。
“哎哥,怎么了吗?咱们马上就到了,过了前面路口就是。”小蒋觉得他家陆哥可能是坐烦了活动一下,没想到那位已经心里起了惊涛骇浪。
陆潜问:“现在几点了?”
小蒋看了眼表:“五点二十。离下一场还一个小时左右,咱们回去可以先歇一会儿,晚饭……”
“不用了,”陆潜打断,“开慢一点,然后在这附近先开着,先别回去。”他需要时间理一下思路。
小蒋虽然不明所以,但还是听命让司机在附近转转,犹豫半晌,还是给郜誉发了消息:“誉哥,我怀疑这个剧组有毒。我觉得陆哥又有点奇怪啊。”
陆潜按着太阳穴,想,要是真的这么大改了设定,也……好像影响也不大。之后的苏文是要演出苏艾的感觉,两个人会做的事情没有大的差异,而苏文从某种角度上讲也是想朝着苏艾的样子发展。在原初的剧本里,因为姐姐的死,苏艾也一定会有改变,两相交叉,好像改动也不会有特别大?
如果这个想法是真,那么改的就不是二人的人设,而是苏家二人和赵子杭在自杀事件之后的感情线。
为什么死的会从苏文变成苏艾?从一个简单的感情变化,变成改头换面顶替身份?为什么——从一死以求解脱,变成了……活下去。换一个样子,活下去?
郜誉为什么会这样写?真的是属于编剧的一时脑洞影响,还是真的有象征意义?当初的作品有没有名称?如果没有,那么“共变”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怎么感觉问题越来越多了。
但是陆潜却觉得,自己离核心越来越近,问题渐渐归一——虽然之前一切都是推断,可是陆潜觉得这些分析很有道理。
真的放在郜誉身上的话,那就是,他原本想放弃一件事,现在峰回路转,他又要坚持下去了?
原本是一了百了,如今,虽然难,但也要继续?是这个意思吗?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是陆潜有隐隐的心痛,他觉得以郜誉,很可能做出这样的事情来。不过是什么呢?有什么事情会让他在作品之中反映出这样的心情?而这些事发生期间,明明自己已经出现、甚至他们之间已有感情,都一点没有察觉。
哦,即使现在他是男朋友。
陆潜觉得他实在是很有当“渣男”的潜质——自己一堆事不说,但还得知道对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