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怎么知道的。”黄教谕脱口问道。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在一个月前,是我送他回家的。”刘教谕似乎也感觉到一丝惊讶迷惑,语气里带着不确定,听这话的含义,便可知道刘教谕就是当日楚质前来寻找而不见的刘易了。
“月考末等,一个月前,你确定自己没记错。”不只是黄教谕,连其他几个教谕都觉得非常惊奇。
“楚质,字景纯,家住城东,是他没错。”刘易肯定说道,惊讶之色更加浓烈。
“一个末等学子,一个月时间,居然考进了前三十名。”一个教谕不敢相信,拿起卷子一看,惊叹起来:“而且还是第十一名。”
“十一名?”几个教谕围了上去,而在一旁的何涉却没有动作,脸上挂着一丝若隐若现的笑容。
“卷子没有问题,评为第十一名绰绰有余。”认真翻阅楚质的卷子,一个教谕意味深长说道,而其他教谕也明白他的暗示,如果不是教谕们不认识楚质的笔迹,肯定楚质不是自己班的学生,评分的标准自然放高一些,排名也就落后了。
“刘教谕,你说一下楚质的情况。”一个教谕说道。
“楚质性格似乎有些孤癖,平日里沉默少语,在学子中并不突出,表现平平,最近几个月也不知道怎么了,成绩突然间一落千丈,月考连续末等三次,我只好按照书院的规矩,把他送回去了。”刘易慢慢说道。
“知耻而后进,也是个可造之才。”何涉缓声说道:“既然这些人达到老夫定下的标准,不管之前是因为何事被逐出书院,现在只要他们有意返回书院,老夫都表示欢迎。”
“我等没有意见。”几个教谕纷纷点头。
“山长,为什么一定要进前三十名呢?百名以内的不行吗?”沉默了下,刘易忍不住开口问道,前面三十个都有十个是被除名的学子,如果按照这个比例的话,那三十名以后的岂不是还有很多成绩斐然的除名学子,也应该可以考虑给他们一个机会。
“刘教谕可是想到书院盛传的,月考进百,秀才无忧之言?”几个教谕相视而笑,最后由黄教谕开口说道。
“黄教谕法眼无差,晚辈确实是这样想的。”刘易拱手说道:“晚辈见识不足,还请各位前辈多多指点。”
刘易谦虚的举动让其他几人非常满意,考虑到刘易只是暂时在书院任教,明年还要参加制试,说不定能高中,几个教谕的态度也有缓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