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4章:下毒的真相(五)

鬼姐皱着眉头,故意把身子向杨怀仁怀里靠了靠,才害怕似的说道,“大家可还记得当年陛下命谁去捉拿的萧达勒徽吗?”

当年萧达勒徽在押解回京途中被劫了囚车逃走,这件事肯定是件震惊朝野的大事,但至于耶律洪基派了谁去再次捉拿萧达勒徽,就不算是大事了,记得的人也不算多。

但当耶律和鲁斡第一个想到了那个人时,惊讶的说不出话来,抬手指向了萧撒弼,“是他!”

这下众人才渐渐开始有了印象,当年萧撒弼还不是北院大王,是禁军中的一位将军,萧达勒徽因为和他还有些远亲的关系,所以耶律洪基当年便是派他去捉拿逃犯的。

而之后萧达勒徽被追的走投无路,绝望跳崖并摔死,把那具摔的没了人形的一摊烂肉带回来,说这就是萧达勒徽尸首的人,正是萧撒弼。

当时要验证一个人的身份,只有通过他的衣服和随身物品,以及大致的发型形状和皮肤上的刺青来认定。

所以把一摊烂肉认定成了摔死的萧达勒徽,除了认定的手段比较粗糙之外,当年很多人因为忌惮耶律乙辛的权势,不愿意牵扯到这件事之中也有很大的关系。

可现在安国公主忽然间说昨夜她见过的那个神秘人,似乎和萧达勒徽生得有些相像,这就难免让人不产生怀疑了,会不会当年那个摔成了肉泥的人,根本就不是萧达勒徽?

萧撒弼只不过是用一具别的和想打了会头型和体型都比较相近的人,逼他穿上萧达勒徽的衣服,带上萧达勒徽的随身物品,把他扔下悬崖摔死,然后秘密藏起了真正的萧达勒徽呢?

照这么继续往下联想,就很可怕了,耶律乙辛在这件事两年后东窗事发,耶律洪基以雷霆之势全面铲除了耶律乙辛在朝中的势力和党羽,但谁又敢说,在那么短的时间之内,就一定没有暗中的残余留存了下来呢?

当年铲除耶律乙辛的过程中,萧撒弼是个积极参与者,而且还因此立功,但谁又能说,他只不过是见风使舵,临时调转了船头呢?

事后萧撒弼便借助当年的功劳和背后强大的家族背景,不断扶摇直上,很快便成了北院大王,尽管如今他还没有达到当年耶律乙辛权倾朝野的地步,但谁又能说,他不会是下一个耶律乙辛呢?

杨怀仁很想知道鬼姐和耶律跋窝台是否参与到了耶律洪基的计划之中,便偷偷注意二人的表情和反应。

鬼姐似乎犹在受惊之中,她紧紧贴着杨怀仁,好似完全把他当成了一个最信赖的依靠。

耶律跋窝台面色紧张,倒也看不出什么表演的成分来,不过杨怀仁也绝不会因此就放下了对二人的疑心。

特别是鬼姐,他想来想去都有点想不通,似乎她所说和所做,和他蓝衫军的身份都有点不符,当然,除非蓝衫军有什么更惊天动地的大秘密计划。

而耶律跋窝台,毕竟年龄摆在那里,像他这种身份的人,如果连自己的表情都控制不了,如何能走到今天?

又过了一会儿,六只羊里仍旧没有一只羊出现中毒的反应,史孝忠好似和杨怀仁想到了一块儿,下意识地瞄向了耶律洪基的金帐。

他心中这才惊慌起来,如果这一切,都是耶律洪基的算计,似乎一切都可以说得通了。

史孝忠在朝为官多年,自然经历过很多官场之中的权力争斗,也可以说比当下任何一个人都更加了解耶律洪基的为人。

如果耶律洪基能想出这么一个办法来,不惜自己装作中毒引发如此大的恐慌,那么他的目的也一定是非常惊人的。

比如借中毒一事诬陷某个朝中势力背景雄厚的权臣,从而不废力气的除掉他。

想到这里,史孝忠便又看向了萧撒弼和耶律延禧。

如果他没有猜错的话,耶律洪基此举便是为了他的孙子除掉萧撒弼了。

耶律延禧虽然年满十八,但在众朝臣心目中,他还是个孩子,或者说是个纨绔子弟,起码目前他的能力,是不足以继承大统的。